川西南豐沃的土地上,季節輪換,五谷初長。長江騰躍而去的宜賓,氣候宜人,風姿妖嬈。從唐代“重碧春酒”,宋代“姚子雪曲”,再到明代“雜糧酒”,五糧液從長江走來,用綠色健康的配方、馥郁濃厚的酒香創造了中國白酒的佳話。
世上酒千年,五糧獨一家。一代又一代的釀酒人在技術方面精益求精,在品質方面不懈追求,用盡一生,只為釀得一杯佳釀。五糧液一脈相承逾千載,在時間的長河中,那些關于傳承、堅守、品質甚至陳氏秘方的故事,都在述說著釀酒這項古老的創造性勞動的偉大……
時間
“上完這一甑就該蒸飯了哈,中午弄個苦筍炒肉嘛。”被大家稱為“四哥”聶恩良這樣安排同班三人中午的伙食。背后不遠一個簡易得足夠顯示年頭的長木椅上,幾根剝開的筍子隨意的擺著,大約兩厘米粗細。門外就是長春街菜市場,這筍子是他今早上班路上順便買的。
簡易而久遠的時空感是籠罩在這里的一種氣場,無論是墻壁上張貼的規章、酒甑旁的藤椅,或者窖池旁的手推車……都顯示出一種時代的印記。那個以“秩序、沉默、勤勞……”為內核的年代,已經成為幾代人的記憶,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卻依然在這里有序的運轉著,仿佛時間不前,橫亙此間。
其實,這里的時間比普通人眼見到的更要久遠得多。至少,車間門口“利川永”的招牌以及門內深處“明初老窖”的兩塊石牌,讓這里的時間往前推了六百余年。經“國家文物局”確認,這里擁有中國現存最早,且至今仍連續使用的地穴式曲酒發酵池。650余年的歲月氤氳在小小作坊的糟香酒韻中。
在靠酒吃飯的行當中,數百年時間的傳承中,大師們對于釀酒工藝的研究和發展早已經到了人們想象不到的精細程度。在五糧液最頂尖的釀酒師傅手中,每口窖的糟醅都要做到分層入窖、分層起糟、分層蒸餾、量質摘酒、按質并壇、分級儲存。
“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須得窖池老。”這句大眾耳熟能詳的諺語其實基本上已經道盡了濃香白酒的釀酒秘密,一切的偉大都是時間的積淀。太多的堅持也需要在這些枯燥的釀酒生產中點滴積累,很累也很難。
到上午接近11點的時候,劉春已經蒸了兩甑酒糟。聽到吃飯的安排,他笑言今天又蹭到飯了。
師徒
順字班、河字班、東風班分別對應利川永、全恒昌、長發升三個老作坊,在五糧液一共有8個這樣沿襲自明清,并持續釀造到今天的作坊,明清老窖池的數量和規模都是全行業第一。
因為誕生于不同的年代,這些老作坊如今零星散布于宜賓老城區,藏身于菜市旁、城墻邊、館驛側……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這是五糧液最重要的瑰寶,在物理上他們是分散的,但是在邏輯上他們是統一的。這些老作坊都有一個統一的名稱——501車間,多數人僅僅知道中國濃香白酒的絕大多數最頂級產品都出自501車間,卻不清楚真正的源頭正是這些散落于城市的老作坊中的國寶級古窖池。
“順字班”利川永和“東風班”長發升的地位相當,但是這一年來長發升的釀酒師劉春有空就到利川永來“蹭飯”,不論是平時三班倒的輪休還是每周一天的調休,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這里。因為他是聶恩良去年才收的開門大弟子。
“原來有人要拜我當師傅,我都沒有同意。現在只要有人愿意來學,我都會教他們。”聶恩良說,“直到去年,確實覺得年紀大了。也想盡量多培養幾個后輩出來,才開始收了三個徒弟。”
按照傳統手藝人的說法,今年38歲的劉春算是“帶藝投師”。2000年18歲的劉春進入五糧液成為了一名釀酒工人,先后在507、501等車間干過,在一線釀酒的工齡也接近20年了。
但是問及在師傅這里有沒有新收獲時,他連連點頭,“有,有,有!”并介紹了一個剛剛用過的蒸酒小技巧:“壓火”對比,“在大車間能夠學到標準化、精細化的流程,保證能夠釀出符合標準的好酒。但是,要釀出最被認可的特級酒,還是有一些過筋過脈的東西需要認真學習、不斷磨練。”
“每一甑酒都是一道臨時考題。”聽著劉春的介紹,聶恩良微微一笑,他16歲進廠后就一直在釀酒一線,到今天已經是40個年頭,也經歷過這些考驗。1986年他就在503車間當上了組長,調到501車間之后同樣是從最基礎的工作干起。在他看來,“帶徒弟不怕得罪,該說就說;帶手下就不適合這樣。”
子承父業是一種天然深刻的師徒傳承。在五糧液,這樣的傳承并不算少,除了范玉平、范國瓊父女勾調技藝傳承的佳話,也有很多“五二代”甚至“五三代”在默默接棒,秉持匠心和技藝,也融入改良革新的補益。
質量
質量保證是五糧液成功的關鍵。這是五糧液質量管理部副部長劉鳳翔一直堅持的看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自己父親的徒弟,子承父業一直在質量體系領域內兢兢業業。
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嚴謹認真的評酒專家給予了五糧液“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的高度評價。正是這條中國白酒迄今少有的評語,成為了五糧液品質要求的發軔,務必色、香、味、格俱佳。
劉沛龍,是劉鳳翔的父親,1959年進廠。數十年來一直在忙碌在五糧液品質提升的第一線,后來成為了五糧液的總工程師。他們那一代人也正是五糧液現代質量管理體系的奠基者,初步建立了以人、機、料、環、法、測為根本的質量體系。1990年五糧液成為中國白酒業首個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從那時起,五糧液的質量管理體系日漸完善。
在劉鳳翔看來,質量方針是一個企業的質量價值觀,指導企業做出質和量之間的價值選擇,眼前與長遠之間的利益選擇,并且不因外界條件的干擾而一以貫之地堅持。五糧液質量方針“集五糧精華 守百年匠心 唯求完美釀造 永樹品質標桿”,概括了五糧液的初心和追求,將推動五糧液新階段發展的根基、方式、路徑、目標串聯起來,綱舉目張,層層遞進,十分具有指導意義。
什么是新階段?這個答案大約需要向外、向內同時看。
向外看清楚白酒產業發展大趨勢,連續幾年中國白酒產業都呈現出白酒銷售收入、產業利潤持續增長,總產量、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持續減少的“兩增兩減”格局;向內看明白企業發展的節奏,五糧液連續三年各項經營指標大幅提升,每年跨越一個“百億臺階”后,規模型增長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
從國內市場來看未來的中國白酒消費,總體規模雖然可能會維持甚至下降,但需求特點,特別是對優質白酒的需求會發生改變。“不缺酒而長期缺好酒”將成為一種具有指導意義的供求邏輯。
精益求精釀好酒,五糧液不斷提升對品質的追求和對質量的要求。在濃香型白酒占據70%消費份額的基本面上,五糧液的發展邏輯是,工匠精神的追求保證了質量,質量好帶來了消費者認可,消費者認可必然對企業的市場結果提供正反饋。
秘方
今天的“五糧液”得名于清末民初,迄今為止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基本伴隨著“陳氏秘方”傳承而來。
“蕎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兩成,川南紅糧湊足數,地窖發酵天鍋蒸”,原本很神秘的“陳氏秘方”被鄧子均大義公開。翻譯為現代數學的原始數據是,高粱40%,大米20%,糯米20%,蕎麥15%,玉米5%。而這一秘方公諸于世的傳奇故事,也為宜賓這座西南邊城的風土人情增添了一道獨特的色彩。
元末明初,最有名氣的“溫德豐”老板陳氏立下配方傳男不傳女,只在族內傳承的規矩。秘方傳到家族子孫陳三時,因后繼無人,將秘方傳給愛徒趙銘盛。“溫德豐”生意蒸蒸日上,但家中無一男孩,無奈再次“打破”家規,將秘方傳給了他的第一高徒鄧子均。溫德豐”在鄧子均的手上改名為“利川永”依然遠近暢銷。至1952年,鄧子均大義將“陳氏秘方”獻出。
而在其后的幾十年中,“陳氏秘方”有過兩次大的改良。分別是五糧液建廠之后到1960年,五種糧食的比例調整為高粱24%,大米28%,糯米7%,蕎麥31%,玉米10%。“不與人爭糧,是釀酒最基本的價值觀。”劉鳳翔介紹,這樣的調整大幅降低了高粱和糯米的使用,提高了蕎麥的占比,在保持五糧液傳統的品質和風味的基礎上,也更加符合當時社會和時代的需求。
1960年后,五糧液再次對“陳氏秘方”進行了革新,最大改變就是將五糧組份之一的蕎麥替換為小麥,解決了酒中微帶苦味的問題。同時將五種糧食的配比再次作了精細的調整,形成了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的配方。使其風味更加適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人們的客觀需要,這一重要的改變,正是在劉沛龍帶領的團隊手上完成。陳、趙、鄧、劉……數百年來五糧液的傳承不斷。
集五糧精華,這就是配方的全部秘密么?很多人不會相信,因為一直以來可口可樂配方的故事使這類神秘主義的商業價值觀成為一種顯學。外界或多或少竊以為五糧液必然還有一個類似
的神秘部門,在掌握這個秘方最為秘不示人的關鍵部分。
事實卻并非如此。“利川永”僅有的一臺酒甑旁的墻上,聶恩良指著上面掛了30多年的釀酒規范化操作要求說:“與其相信那些,不如相信這個!”“八八工規”在略帶卷舌音的宜賓話中,容易被外人聽成“八大工規”。其實,它是1988年頒發到五糧液各車間一線的操作規程,被沿用至今。這是五糧液現代質量管理體系的肇始,又在后面的數十年中被不斷賡續和升級。其中,“集五糧精華”一直是最核心的所在,最關鍵的開始,最公開的傳承。
“可能是在一些‘非標’的部分我們做得更加到位。”對于“行業百花齊放,五糧獨成一家”的格局,劉春舉例,比如看糟配料、量質摘酒這兩個環節,確實只能依靠釀酒師的個人經驗和手法,除了師徒之間的傾囊相授之外,還需要一代代工匠用時間、精力去熱愛、去堅守。
或許,這是東西方關于價值觀的不同分際,一派以物自珍,另一派以人為重。鄧子均、范玉平、劉友金、范國瓊、曹鴻英、姚乃貴、楊樹芳、劉春西……在五糧液悠久的發展史上,涌現出一大批推動和引領了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大師工匠。
以水為形,以火為性,釀是藝術,品是文化。酒以其復雜而深邃的內涵屬性成為人類文化中重要的存在。而在中國白酒悠遠的傳承中,五糧液始終是其中最雋永的一脈。數百上千年來,在北緯30度這片“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獨特區域上,一代代五糧液釀酒匠人,將久遠的釀酒技藝代代傳承,不斷錘煉美酒品質,夯實五糧液品質之基,釀造出一瓶瓶讓人念念不忘的人間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