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年前,在中國的最古老的甲骨卜辭中,出現了“舊醴”二字,這應該是有據可依最早的“老酒”。殷人不僅深諳釀酒之法,還懂得貯“陳年舊酒”之道,老酒概念自此延承。
經濟發展最為繁榮的兩宋時期,大詞人范大成寫道:“捫腹蠻茶快,扶頭老酒中”,詩人酒趣不減,在詩后加上自注:“老酒,數年酒,南人珍之”。
公元一七五二年,乾隆得“松苓酒”方,視若珍寶:將酒甕埋在松樹之下,吸取松根精華,一年以后取酒再飲,益壽延年。
民國時期,視家族聲譽高于一切的私人酒坊,銷售“加米舊酒”(與老酒概念大致等同);彼時,優質黃酒名為“遠年花雕”,只有年份貯存,才可視為上好的老酒。
解放后,國內各地均有“陳釀”、“老酒”、“陳曲”、“老酒”面世。
三千年來,“酒是陳的香”。道理淺顯,自古有之。
曾經,理解“酒是陳的香”談何容易!
不過,歷史并未讓老百姓順其自然接受“酒是陳的香”這個概念,它的普及遠比想象中復雜:二十年前,老酒在老百姓的概念中是處理品。酒廠、酒商們面對處理不了的老酒積壓庫存一籌莫展,幾百、上千件老酒恨不得幾塊錢一瓶賣了處理干凈。彼時老酒的價格與當年的新酒不可同日而語,喝老酒完全算不上是風尚,只是少數人的品酒嗜好。
十余年前,我的老酒展廳迎來一位國內酒行業專家。在看罷老酒、聽罷歷史、觸罷文化后,他留下一句話:“這過了期的酒,根本不能喝。”這句話至今令我記憶猶新。面對日漸高漲的老酒風潮,不知現在這位專家是否還會堅持當年的觀點?
老酒收藏,喚醒了“酒是陳的香”的概念
陳味,是一種什么味道?
白酒的發香物質是脂類有機物,如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白酒經過多年的貯存,經過緩慢的酯化反應,產生香味物質。也就是說,經過充分老熟的老酒口感更醇厚。
然而,正如前文中所說,喚醒這種老酒好喝的概念絕不是容易的事情,消費者在過去很長時間還停留在“酒過期”、“酒有霉味”的概念,就連季克良先生曾經也這樣寫道:“有專家指出,就口感風格而言,并非所有的酒都是越陳越好。因為白酒生產的實踐表明,幾乎所有的白酒放久了,都會出現‘陳味’或‘老酒味’,這對于其它香型白酒而言,反而會對口感風格造成影響”(見2005年季克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陳年茅臺酒》)。
如今,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老酒越陳越香概念的普及,是靠老酒藏家、老酒商、老酒愛好者用口碑一點點推動起來的。任何理論上的所謂“發霉的味道”、“變質過期”、“口感風格改變”的說法,都抵不上消費者最后品上的那一口。
這一“口”讓人們發現,經過歲月沉淀,老酒色漸微黃,有些更是酒色稠重晶瑩,相比較新酒的白凈純色,老酒多了不少厚重感。不僅如此,老酒酒體復合陳香氣味突出,刺鼻感減弱,酒香濃郁持久,開瓶就香溢四方。
品醇厚綿軟的老酒,舌尖帶有強烈的糧香、糟香、窖香的復合感受,酒液入口順滑、落喉爽凈,飲后不口干、不上頭。
而喜歡喝老酒的鐵桿粉,更是懂得如何通過醒酒來激發老酒的巔峰口感,不同香型醒酒時間不同,醒酒后的老酒更可與其它酒調和,這便是品飲老酒的魅力。
真實的口碑相傳,往往勝過噱頭廣告。歷經十年市場培養和老酒人不遺余力的推動:喝老酒,漸成風尚。
老酒收藏,激發了酒的投資屬性
當老酒的飲用屬性開始得到認同時,敏銳的酒廠、酒商開始發掘它的投資屬性。2010年,北京某拍賣公司春拍名酒專場,一瓶400克的1959年車輪牌茅臺以103.04萬元高價成交,一時間“一瓶茅臺可以換一套房子”稱為坊間熱議的話題。酒,從而不僅承載了飲用價值、歷史厚重,更兼具了投資價值。快速升值的老酒可以得到極高的投資回報,這是老百姓得到的有關老酒的又一信號。
2013年,酒類市場寒意陣陣,可此時卻是老酒收藏的全面爆發時代。1952年瀘州老窖金獎年份老酒拍出1035萬元,創下歷史新高。2013年,一瓶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五星茅臺以253萬元成交,2014年春拍,成交價格達到299萬元。2014年,一瓶八十年代產茅臺酒拍賣價格高過當年的1982年拉菲......
相比較體量較小的民間收藏,酒廠是老酒收藏的最直接受益者。一場場由酒廠主導的老酒拍賣會,致敬酒廠歷史,更是對酒廠品牌形象的一次重新樹立。這一點,茅臺深諳此道,從八十年代特需茅臺的推出、到珍品茅臺的陳年概念,茅臺酒在踐行陳釀、陳儲、陳年標準的同時,精心培育高端老茅臺拍賣市場,確立了在行業中“奢侈品”的形象。緊隨茅臺其后,越來越多的酒廠加入到這一場自家老酒收藏價格的角逐中(這其中有多少炒作成分,懂行者自有評說)。與此同時,高價老酒以及媒體的大肆渲染增強了消費者投資酒的意愿。
酒不僅可以用來喝,還可以用來藏、用來投資、用來交易——老酒收藏,無形中帶來了酒交易的繁榮。
老酒收藏,帶來傳統酒文化真實體驗
曾經,中國的酒文化更多存在于書籍中、古典詩詞、歷史經典里。有了老酒收藏,酒文化變成了可以實實在在的回憶:一枚枚寫滿故事的酒標、一個個與眾不同的酒瓶,一段段寫滿歷史的過往;歷史可以看、可以觸摸、甚至可以品嘗,這是一種獨到的體驗。
癡迷老酒的收藏愛好者,紛紛建立自己的老酒展示館,為推動老酒文化而奔走宣傳,無形中推動了各大酒品牌的深入人心。
受到啟發,近年來,越來越多酒廠紛紛建立企業老酒館、展示老酒歷史,尋根酒廠文化,以此打動消費者內心,激發共鳴情懷。
老酒收藏,引發酒廠“陳年”概念的角逐
借助老酒收藏的興起,不少品牌回歸本真,開始了一場“陳年”、“老酒”概念的角逐。如今市場上,打著老酒概念的酒層出不窮,旨在尋找高端定位:
售價1980元的某高端名酒,以“陳香圣品”為特色。
上圖中售價2000元的中國名酒將“老酒”概念被放在了顯著位置,成為這款高價產品的有力支撐。
陳儲,是近幾年來名酒單品的最大亮點。時間難買,老酒最貴,老酒收藏為酒業帶來“陳年”概念的復蘇。曾經被歷史淡忘的“陳釀”、“陳年”概念,如今深入人心,成為好酒的代名詞。
老酒收藏,激發“光瓶酒”的懷舊風
直接能看到瓶子的,叫光瓶酒,一般是指沒有包裝盒的酒,事實上,一些外包裝簡易的酒也可以納入光瓶酒范疇。老一輩人喝的白酒都是光瓶酒,像我們熟知的老八大名酒、老十七大名酒等,都屬光瓶酒的范疇。
茅臺酒,是最經典的光瓶酒,從解放初期的茅臺至今,主流茅臺幾乎形象未改。當然它也有包裝復雜華麗的產品,但事實證明,茅臺最成功仍在光瓶酒,簡單、名了,堪稱經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白酒行業的市場化發展帶來了酒廠對華麗包裝的追逐。國人愛面子的心理讓酒的包裝成為決定銷售的最重要因素。成本十幾塊的白酒產品,經過豪華包裝便能飆升至數百元。這使得光瓶酒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缺乏關注;加之超低價光瓶酒大行其道,導致它只能淪為低端、低價、低質酒的代名詞。
近十余年來,喜歡喝老酒的人越來越多,老酒市場供需隨之增大。人們喝老酒,更認同了老酒包裝的返璞歸真。當懷舊成為一種發自心底的情感和共鳴,各大酒企看到了老酒的商機。然而,存量有限的老酒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順應情勢,老酒復古之風悄然興起,許多中高端品牌白酒 “脫”去繁復的包裝盒,大玩“裸奔”的光瓶酒、懷舊老酒。
正是由于老酒收藏,才引發了傳統酒業的復興:回歸品質、回歸文化、懷舊復古。這種棄復雜包裝、尋懷舊情懷、重白酒品質的“返璞歸真”之風,迎合了現代人尋歸真我的飲酒偏好。
[結 語]
酒,不僅可品可飲,可投資厚回報,更可回憶可傳承。這種酒的復合屬性,在曾經以銷售為主導的酒類市場被人遺忘、漠視、甚至擯棄;然而,十數年來老酒藏家和無數老酒人不遺余力地推動,終于迎來了它的華麗轉身。
因為老酒收藏,國人才了解什么是“陳味”;因為老酒收藏,才有了酒類的投資概念;因為老酒收藏,老百姓更真實地了解酒的歷史文化;因為老酒收藏,才帶來了酒行業返璞歸真、回歸品質之風。
沖著這點,中國酒廠,我認為,應該感謝老酒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