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每日為你準備豐富的酒業資訊,酒圈密聞,行業動態,酒類知識普及.
白酒是用酒曲釀制而成的,為中華民族的特產飲料,也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蒸餾酒,統稱烈性酒,我們時常說,白酒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實際上白酒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發源的呢?發展至今,又經歷了哪些改變呢?
/ 白酒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 /
關于酒的起源,說法很多。以我國為例,有“儀狄造酒”、“杜康造酒”等說法,于是我國釀酒的起源限定于5000年左右的歷史。
其實,儀狄、杜康等都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善于釀酒罷了。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酒的起源經歷了一個從自然釀酒逐漸過渡到人工釀酒的漫長過程。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不斷觀察自然現象、反復實踐并經無數次改進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圖片來自網絡
有始于漢代說,1981年,馬承源先生撰文《漢代青銅蒸餾器的考察和實驗》,介紹了上海市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銅蒸餾器,它可積累蒸餾液,而且有導流管至外。馬先生還作了多次蒸餾實驗,所得酒度平均20°左右。經鑒定這件青銅器為東漢初至中期之器物。
圖片來自網絡
有始于唐代說,白酒始于唐代有詩詞為證。如白居易的“荔枝新熟雞寇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雍陶的“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顯然,燒酒即白酒已在唐代出現,而且比較普及。
圖片來自網絡
有始于宋代說,1975年,河北省青龍縣出土了一套銅制燒酒鍋,以現代甑通與之相比,只是將原來的天鍋改為了冷凝器,桶身部分與燒酒鍋基本相同。經有關部門進行蒸餾實驗與鑒定,該鍋為蒸餾專用器皿。
圖片來自網絡
有始于元代說,白酒元代始創的依據是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其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代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人們對歷史的深入研究,認為白酒出現的年代要早得多。白酒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沒有定論,但是不管怎么樣,白酒都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是我國燦爛的特色文化之一。
/ 白酒品類日益繁榮 /
中國是屹立世界的文明古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白酒在歷史的發展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它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酒業越來繁榮,甚至對很多人對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歷史的發展,白酒在發展過程中漸漸有了不同的類別,各種香型、各種品牌的相繼誕生,使得白酒受到越愛越多人的歡迎。
我國白酒有著三大基礎香型,即山西的清香,貴州的醬香,以及四川的濃香(由我國著名白酒專家沈怡方先生提出),還有眾多如特香、鳳香等新派香型。
圖片來自網絡
各香型代表白酒
新中國成立以后的1952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評酒大會,確立以茅臺、瀘州老窖、汾酒等當時的知名企業產品風格為參考,制定醬香、濃香、清香等香型歸類。
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商業涌動,以及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特香型、鳳香、芝麻香型等香型也漸漸名聲崛起,這些新派香型均不離基本香型范疇,只是在味覺上進行了二合一、三合一等調配,屬于地方酒產品的小眾香型。
圖片來自網絡
鳳香型代表
到了新時代,香型之爭從以前的另立山頭,演變為基礎香型細分市場之爭,比如競爭激烈的濃香型白酒市場,因為五糧液的多糧濃香與瀘州老窖的單梁濃香,長期占據濃香型白酒的頭兩把交椅,讓其他濃香型白酒企業如坐針氈,醬香型白酒以茅臺為龍頭,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標準。
因此,我們看到了以洋河為代表的綿柔濃香,以古井貢酒為代表的淡雅濃香,以及沱牌舍得的生態濃香等新名詞,讓自己的產品更適應現代消費者的飲用偏好,確實也讓這些酒企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商業機會,洋河在這十年的發展即是明證。
圖片來自網絡
洋河、古井貢酒
各大香型目前已經有了代表的酒類品牌,以后是否還會有以香型的細分創新來開創全新消費市場?白酒香型以后是否會繼續被發現,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
白酒品牌化,品牌越來越受到認可
/
買酒就買大廠嫡系,這是對大家在買酒時的建議,這幾個字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大的道理,品牌越多,競爭越大,各大酒企也會花更多精力在酒質上,大品牌更能令人放心。
圖片來自網絡
十七大名酒
當然,不是說小品牌的酒就不值得買了,也有很多不怎么出名的小眾酒是值得嘗試的,至于一些三無產品,最好不要給眼神。其實,十七大名酒,這么多品牌,已經值得去挑選了,這些品牌里,有價格昂貴的高端產品,也有價格適宜的中低端產品,可以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白酒是我國的特色文化之一,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更新,成為越來越多人認可的中國特色飲料,我們除了正確認識白酒,還需要保護白酒文化,讓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品酒香 - 知酒事 - 交酒友-行業報道 -國酒文化-熱點資訊-深度訪談. 帶你看酒界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