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合理的產業格局,酒業更有希望迎來政策性的利好消息。
文|云酒團隊
今年10月以來,關于高檔白酒消費稅加碼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對稅負加重的憂慮,甚至影響到A股市場短期內的投資情緒。在當前的企業減負大環境下,高檔酒消費稅上調真的會來嗎?
關于加碼消費稅的幾點疑問
高檔白酒消費稅上調的消息,最早從證券行業傳出,稱高檔白酒將和游戲、煙草等產業一道,進一步加征消費稅,以便為其他行業降稅留出空間。
與此同時,業內還有另一種揣測,即中國的白酒消費稅將會效仿歐美國家,征收環節可能從當前的生產端轉向“生產端+流通端”。如果是這樣,即便稅率不變,稅基的擴大也將加重白酒行業的稅收負擔,而且壓力主要落在流通環節。
關于消費稅是否調整,截止目前尚無明確下文。
但從實際情況看,高檔白酒加碼消費稅一事背后存在多點疑問。
從大政方針來看,今年7月23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會議透露的一個重要傾向性信息,就是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方面,要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按75%加計扣除的政策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
從業內反應看,對高檔白酒上調消費稅同樣疑問頗多。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說法本身就不夠嚴謹,眾所周知,消費稅主要針對限制性產業,傳言中提到的游戲行業,根本不在消費稅征稅范圍內。
有媒體在撰文中指出,經歷2017年白酒消費稅調整后,很難想象短期內政策再度加碼。當前,我國消費稅在流通環節征收的主要代表行業為煙草、珠寶等,但白酒流通的復雜性遠超前者,勢必大幅增加征稅難度,換句話說,白酒流通環節尚不具備加征消費稅的條件。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經過多次的調整和改革,中國白酒的消費稅制已經比較規范,再加上當前的稅率已經處于較高水平,短期內再加碼的空間不大。
關于白酒消費稅的“往事”
白酒消費稅始于1994年,當時以“從價計稅”的方式出現。到了2001年,政府出臺消費稅新規,開始對白酒實行“復合計稅”的新稅制,也就是在過去從價征收白酒消費稅基礎上,加征0.5元/斤的從量稅,并取消以往外購酒可以抵扣消費稅的相關政策。
5年后的2006年,政府進一步完善消費稅征收辦法。針對白酒行業,在維持0.5元/斤從量稅不變的前提下,將糧食白酒和薯類白酒的從價稅統一為20%。這也是白酒行業一直沿用至今的消費稅征收辦法。
在接下來長達12年的時間里,盡管未在計征方式和稅率層面調整,但政府層面曾數次出臺白酒消費稅新規,一方面整體傾向“從嚴征收”,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推進消費稅征收管理的規范性。
2009年7月,政府出臺《白酒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核定管理辦法》,針對設立銷售公司的白酒生產企業,對計稅價格偏低的白酒核定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稅基的變化提高了白酒行業的整體納稅金額。
2015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白酒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核定問題的公告》,細化白酒消費稅的征收管理。
最近一次調整則是在2017年5月。根據新規,從價稅按照生產環節價格(較低計稅價格為較后一級銷售單位對外銷售價格的60%)的20%、從量稅按照銷量每公斤1元計算繳納,行業內主要酒企的理論消費稅率將達到12%以上。
更值得期待的是政策性利好
眾所周知,酒業是著名的納稅大戶。過去幾年間,各個行業協會一直在為白酒消費稅改革奔走,希望為白酒企業減負,其中便包括取消從量稅的等主張。針對本次傳言,中國酒業協會相關領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提高白酒消費稅屬誤傳。”
而從行業自身情況看,當下高端白酒已完成從政務消費到民間消費、自主消費的轉型,發展方式日趨理性。而以茅臺等各大酒企為主導的綠色環保發展模式也更加完善,并在精準扶貧等公益事業方面貢獻著越來越大的力量。健康合理的產業格局,酒業更有希望迎來政策性的利好消息。
本文由「云酒頭條」原創,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