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發展演變
漢字的產生至今是個謎。因為在甲骨文與半坡刻符之間,失去了連續性,至今沒有新的考古發現證明漢字在甲骨文之前的形態。難道是一夜之間產生的文字?是的,古書就是這么記載的,黃帝的史官倉頡奉命造字,結果“天雨粟,鬼夜哭”。黃帝為啥是人文始祖?我認為就是因為他造出了文字。造出文字很偉大,因為人類文明的唯一特征就是文字,陶器青銅器都不算。
好吧,讓我們放棄糾結,從實際的考古成果來走一遍,看看漢字是怎么發展演變的。
半坡刻符。1952年,在陜西西安的半坡村發現了距今6000年的30個文字符號,這些文字符號刻劃在陶缽口沿上,有的學者認為是漢字的起源,還有的學者認為不是漢字。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刻符是有意識的信息傳遞。丁公陶文的出土,到今天為止,都是個無頭案。如果不是人為造假,那么,確實看上起更像文字一些。
大汶口圖像記事符號,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前2240年。好了,其后就到了甲骨文。
甲骨文確實被認出很多字,突破口是天干地支和商王世系與《史記》記載的大體一致。但是,甲骨文直到今天,仍舊是一片疑團,真正能讀通的完整句子極少,也就是說,實際上,我們還幾乎不能讀懂甲骨文。
商代的金文似乎好認了一些,但仍舊有很多不知所云,比如配圖中被譯成“亞見”的這個合成字,到底是個啥意思,無人能解。
周代好多了,很多字能認得并且知道意思。但是春秋戰國期間,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字,有的字還能互通,距離遠的、隔閡大的,完全不能互識。那時候的文字體系主要有秦楚齊燕四個大系。秦系文字,可以算作周文字的正脈。
秦的統一,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也就是交互的便利。但是,由于功用不同,不僅有小篆,秦竟然有八書。
1.大篆: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寫的十五篇文字。一名“籀文”,則是據寫者之名而稱的。秦承周制。多用于正式場合。
2.小篆:即秦朝李斯、趙高、胡母敬據大篆而省改,分別寫成《倉頡》《爰歷》《博學》篇,字體有別于大篆,所以稱小篆。又一名“秦篆”,那是因為這些字形都是秦人創的,并且通行于當代,所以稱為“秦篆”。多用于正式場合,嶧山碑、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會稽山刻石等,均為小篆。
3.刻符:是刻在符節上的字體。秦詔版也算刻符的一種。
4.蟲書:是寫在旗幟或符節上的字體。因這些字體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而鳥也稱羽蟲,所以稱為蟲書。
5.摹印:是寫刻在印材上的字體。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寫刻之前必須先予規畫,這就為什么稱“摹印”的道理。這種字體的特征是屈曲縝密。
6.署書:是題在匾額上的文字。(扁與匾)
7.殳書:是鑄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兵器的總稱。
8.隸書:傳程邈所作。這種字體書寫便捷,輔助篆書的不及,多用于起草、書信、抄錄。
秦壽命太短,漢代秦,鞏固與發展了秦人的戰略成果。到了東漢,文字演變基本結束了。
漢代書寫對中國書寫史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
第一大貢獻,鞏固了秦人統一文字的戰略成果。從此,漢字才被稱作“漢字”。秦人“書同文”,但這法令實施過程較短。漢代則用統一的理念和充足的時間揉出了一個標準書體——八分書,也就是東漢碑刻中的那種標準隸書。文字史、書法史學界普遍稱之為“隸變”。事實上,隸變的過程早在秦統一天下之前就已經開始,到西漢基本完成,東漢則完全成熟。
第二大貢獻,形成了完全嶄新的書寫生態,書寫的載體和書寫工具逐步定型為紙張和毛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貢獻。環視全球,沒有用軟的毛做成不太好掌控的毛筆來寫字的(和吃飯的筷子很像),但是漢人將其普遍化標準化了,使毛筆成為幾乎唯一的寫字工具。東漢實現的集約化紙張制造和供應,最終徹底將書寫載體定位于紙張而不是簡牘。這個變化使得檔案的留存、文書的傳遞、思想的記錄、知識的傳播變得更有效率。文字量激增,并且,寫字的人群迅速擴大。最終,以漢字記載的文獻得以跨越時空,鞏固為不可顛覆的基本文化傳承方式。這是漢文化不消滅、中國文化不隔斷的重要物質基礎。
第三大貢獻是,漢代的書寫,其書寫方法和風格范式基本上全景覆蓋,也就是說,后世的書寫風格基本上由漢人的書寫導引出來。王羲之譜系、顏真卿譜系乃至明清、現當代的扭曲譜系,都在漢代的書寫中得到了呈現。
上述三條,實際上是層層遞進、互為一體的,統一的文字辨識體系的定型,是書寫生態形成的基礎,而書寫風格則是在書寫生態中完成的。
講講秦隸是怎樣變成漢隸的。非常復雜,中間反復糅雜,相比之下,前漢與后漢的區別較大,而前漢手寫隸書與秦隸的差別反而較小。只要看看下面這些圖例就可以發現。虎溪山前漢簡是前漢簡,睡虎地秦簡是秦簡,武威王莽新簡是后漢簡,虎溪山前漢簡與睡虎地秦簡更像一家人,也就是說秦簡與前漢簡的區別不大,同是漢簡,前漢簡與后漢簡反而區別不小。進一步講,漢字的演變不因為秦漢斷代。
需要補充的是,手寫體還演變為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草書并不是東漢才發展起來,有了簡省的需求,就有了草書,篆書也有草寫。這里講的草書是指我們今天理解的草書。草書一開始就是一種速記體,并不是通行的文字,秘書與長官之間可以大體互識,書寫者自己當然可以認得。應用時間長了,有了一定的規則,這個規則就被固化為類似章草的樣子,那只是一種標準化字體,可能是后來人總結成了類似識字讀本,實際上,從未出土過章草,倒是有隸意的今草大行其道。從前漢到后漢,草書更加簡省和符號化,而且可以不講究整齊劃一,這就給文人筆戲創造了空間。東漢文人逐漸將其演變為一種游戲和創作,最終演變為書法藝術。書法成為自覺的藝術,應該是在草書出現之后。
寫漢隸最終規范發展為為漢代的官方正體,東漢完全成熟為“八分書”,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碑隸。自此,經過大約300年的淘洗,中國人使用的文字定格于此。此后雖有變化,但是,已經完全處在一個“辨識體系”之中,也就是說,人們只要認識漢字,就能夠認識這些隸書。今天我們把在漢代定型的中國文字稱作為漢字,是非常有道理的,盡管今天的官方正體是印刷體宋體、黑體、楷體、仿宋體。為什么字體至此不再演變了呢?學界沒有給出有說服力的答案。筆者簡要分析如下。
首先,沒有更強大的政治集團以更先進的文化取代漢民族文化。周代商,秦滅六國,漢代秦,這都是強者取代弱者。這些強者又有著先進的文化基因,它們用中央集權強迫按照規則書寫文字,對前朝的文字取而代之。漢以后也有新的強大的政治集團一度掌控中原和北方,但是它們或者沒有帶來先進的文化,或者已經被漢族同化,因此沒有對文字進行過顛覆或改革。它們可能帶來過一些風格上的出新,比如李尋先生就認為魏碑體是鮮卑人的創造,而楷書又是自魏碑而來,因此,鮮卑人是楷書的創造者,筆者留此存證。
其次,即使后來的外族統治者也有它們的文字,比如蒙元、滿清,但是由于中國文化的反復沉淀,經典浩如煙海,已經無法取而代之。比如,敕命編纂《四庫全書》,就不會再編一部滿文的《四庫全書》。
再次,漢代中央集權統治時間長,有足夠時間和文化約束力以形成穩定的文字結構。書寫的專業化程度也明顯提升,經考試合格的書佐等大量從事書寫的專業工作者,承擔了文字謄寫工作,他們創造了快速簡便的書寫方法,也一定程度上簡化了結構,但文字結構的穩定性卻得到了鞏固。
最后,印刷術在隋唐的出現,也客觀上遏制了進一步簡化漢字乃至創造一種新書體的沖動。這樣的復制技術,只需要將經典制作一次,即可大批量復制,省卻了相當大量的繁瑣抄寫工作,這項技術鞏固了漢字的結構定型。說是一篇短文,實際上并不短。但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應該具備這些文字學知識,通過我的梳理,您應該獲得很多啟發,這對書法將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受用終身。
本文由休閑讀品雜志社原創(xiuxiandupinTX)
禁止侵權,未經授權盜取作者圖文
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