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安史之亂”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義抗賊立下汗馬功勞而受朝廷重用,歷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要職,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成為中國書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轉益多師,一變成法,創造出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書法審美范式,他的行草也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傳世作品主要有《祭侄文稿》、《爭座位帖》以及《麻姑仙壇記》等眾多碑刻。
◎ 顏真卿畫像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的巔峰。他傳世書法中的盛唐氣象成為中國文化人的集體追念,他高貴杰出的品格氣度成為中國人的集體尊崇,他創造了雄深雅健、敦厚磊落的新的書法審美范式,成為與“書圣”王羲之分庭抗禮的唯一重量級人物。中國書法人品與書品之間的聯絡,就是由顏真卿作為最突出的載體實現的。12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舊可以因為顏真卿而充滿感情地體驗書法世界。盡管傳統經典已是逐漸暗淡的黃昏,在時常襲來的凋敝感、孤獨感中,驀然仰視顏真卿這座巨制豐碑,則常常可以獲得鼓舞,感受到尊嚴。
顏真卿生活在盛唐盛極而衰的時間點上。
若不是顏真卿在平原郡振臂一呼,牽制了安祿山的長驅直入,大唐江山也許早已易主,此一史評,或有過之,然顏真卿的功績,誠然值得重墨書寫。
顏真卿富有家學淵源,科舉順利,仕途平坦。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顏真卿45歲),楊國忠代相后,將不肯依附者“精擇”,排到出任郡守的名單中。顏真卿自然被列入,奉詔出守平原郡(治所在今山東樂陵)。這,成為他立下豐功偉績的開端,歷史給了一個英雄成為英雄的機會。
公元755年11月,安祿山舉兵范陽,直撲洛陽,河北諸郡頓時陷落,唐玄宗聞風哀嘆“河北二十四郡無一人向國乎”,此時,忽報,有顏真卿舉義。
早有準備的平原郡,在第一時間做出了正確高效的應對。顏真卿書在報洛陽長安的同時,招募兵勇,整頓將領,誓師于城門。他舉杯灑淚:“國家之恩,戮力死節,無以上報!”眾將士群情激奮。
其時,安祿山氣盛,攻克洛陽,御史中丞盧奕(其子盧杞后來為相,出計讓顏真卿出使叛將李希烈,直接導致顏真卿被害)等三人不肯撤離,端坐官府,被安祿山斬首。叛將段子光,攜三人首級,示眾河北諸郡,以震懾人心。他沒想到的是,至平原,竟被顏真卿下令捉拿。為安定人心,顏真卿謊稱首級是假,并腰斬段子光。幾天后,顏真卿取出盧奕等人的首級,以蒲草為替身,入棺埋葬。其時,盧奕臉上尚有血污,顏真卿沒有隨便擦去,而是恭敬地用舌頭舔去。
顏真卿曾做過執禮的官。我們不知道古人是否有這樣的禮節,對所尊重的死者的血跡要以舌頭舔凈。這一個沉重的動作,讓我們看到了顏真卿的一部分品格,那就是對英烈的無比尊重,對血腥、對死亡的蔑視,面對危難時的勇氣。這種氣度,我們稱之為“殺伐氣”,它與“書卷氣”并不對立,但區別明顯。這個舔過死者首級血跡的人,已經是一個浴血的將軍。
顏真卿振臂一呼,成為時局轉變的樞紐,一部分地方軍政首腦紛紛反正。其兄顏杲卿時為常山郡守,反正之后,因友軍不救,城破,敵將將刀架在其子季明的脖子上逼他歸順,他拒絕了。季明被殺,他被押解洛陽,面斥安祿山,遭剮時,仍罵聲不絕,叛軍斷其舌,他則以含糊之聲痛罵,終壯烈殉國。安史之亂中,顏氏一門被殺三十余人。國恨家仇催生千秋名帖,顏真卿《祭侄文稿》所祭者即為其侄季明,文中所言“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即言此事。寫此帖時,顏真卿“撫念摧切,震悼心顏”,一腔悲憤,盡訴筆端,頓挫沉郁,縱放悲歌,無意于書,卻終成千古絕唱。
危難之中,顏真卿挺身而出,首舉義旗,得到朝廷賞識,被委以重任,公元757年,肅宗還朝長安后,顏真卿因言事得罪,被貶出朝,先后赴陜西大荔、山西大同、永濟、江西鄱陽、江蘇南京、四川儀隴等地任行政或軍事長官。后代宗即位,改戶部侍郎、吏部侍郎、檢校刑部尚書(檢校,即正職缺位時的候補)兼御史大夫,復進爵,封魯郡開國公。
公元764年底,郭子儀父子破吐蕃進犯,還朝,百官迎候,百官站列位置由尚書右仆射郭英乂安排。郭為討好大宦官魚朝恩,破壞規矩,將魚的位置安排在仆射一行,禮遇高于諸部尚書之上。事后,顏真卿寫出著名的《與郭仆射書》即《爭座位帖》。書中斥郭英乂之佞,奪魚朝恩之驕,正氣凜然,千年之后,讀來仍舊令人肅然。同年為郭子儀父書《郭氏家廟碑》。
顏真卿正色立朝,引起朝中權臣頗多不滿,因而被貶吉州、撫州、湖州等地,自766年至777年,凡11年。這是顏真卿傳世法書最多的時代,有《裴將軍詩》、《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元結墓碑》、《臧懷恪碑》、《顏氏家廟碑》、《宋璟碑》、《李玄靖碑》、《八關齋會報德記》、《守政帖》、《與夫人帖》、《劉中史帖》等著名碑帖。
顏真卿在此期間的大歷七年(772年),曾與懷素在洛陽一晤。
顏真卿當時有書名,但談不上書法家。懷素當時已經名動京師,是一個以表演狂草書法為職業的超級書法家,按照今天的話說,是時尚圈中的大腕。他滿載盛譽回故鄉零陵,路過洛陽,專門謁見賦閑高官顏真卿。
當時另一高人,被后世奉為“茶圣”的陸羽(也是顏真卿之友,著有《茶經》)在《僧懷素傳》中記載了這次會晤,描述了兩人對于筆法的認識與交流。雖然言簡,卻提出了“古釵腳”、“屋漏痕”等重要筆法。這次會晤,有學者認為,懷素得筆法真傳,而顏真卿以得于張旭之筆法面授,所以將顏真卿作為筆法傳承的樞紐。詳情可見下篇懷素評傳。
大歷十二年(777年,69歲),奸相元載賜自盡,因楊綰舉薦,顏真卿入京,官復原職,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后由于盧杞的排擠而逐步被架空為更高的虛職。顏真卿不受官場歡迎自然可以想見。在玄宗朝為楊國忠排斥,在肅宗朝為李輔國排斥,在代宗朝為元載排斥,在德宗朝為楊炎、盧杞排斥,最終,遭到了盧杞的陷害,深入叛軍,義死蔡州。
◎ 顏真卿墓
顏真卿墓很難找到,在河南偃師山化鄉湯泉村的一片荒草藤蔓中。
◎ 顏真卿《祭侄文稿》
◎《麻姑仙壇記》選字
顏真卿單軸型的字,重心往往偏低,比如《麻姑仙壇記》中出現多次的“平”字。
◎《自書告身》選字
顏楷絕大部分上合下開,有點類似于梯形。
◎強調頓筆也是顏字特征。字例選自《麻姑仙壇記》
可能由于濃墨的緣故,要將筆鋒調正,需要有一個提按的動作,當然,提按過度,也是顏體的習氣,后人專學其提按(比如橫畫末端的圓頓、捺畫末端的頓后停筆再重新出鋒,勾畫轉折處頓挫再出筆,以致于形成一個缺口),自然走偏了,不免顯得做作。
◎“篆籀氣” 字例,選自《麻姑仙壇記》
“篆籀氣”是指凝重的、粗細變化頻率較低的筆畫給觀者帶來的感覺——感覺到顏真卿的用筆凝重,像鑄成的或者刻成的。用筆結實穩重,不強調對筆畫的波動性的細膩追求,而是頑強地一拓到底,沒有出現所謂的“中怯”,后人寫顏字的橫畫往往會出現兩頭重中間輕的情況,這就沒有“篆籀氣”了。
◎何謂“顏筋”?
寫橫折時,筆鋒不離開紙面,只是輕輕提起然后轉折運筆方向再逐步按筆。這個轉折過程既沒有重新起筆,也沒有明顯頓挫,這就叫“暗過”,“暗過”的結果就是出現了“筋”,它連接了“骨”,而不是兩根骨骼的生硬而直接的對接。轉折變成縱向運行后,按筆,用筆鋒右側的筆肚部分寫出有弧度感覺的“肉”,而內側則比較方正。這樣,轉折才能夠內方外圓、雍容嚴謹、含蓄靈動,此所謂“顏筋”。不止是橫折,其他不須重新作起筆定位而交接的筆畫,都有這個技術特征。如圖中的“絕”的豎彎鉤。字例選自顏真卿《麻姑仙壇記》。
休閑讀品(xiuxiandupinTX)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