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為媒 - 探索世界-打造讀者最喜愛的酒類知識分享平臺而努力.
每日為你準備豐富的酒業資訊,酒圈密聞,行業動態,酒類知識普及。
現在有句俗語:喝酒不喝瓶,簡裝最聰明! 喝酒不喝盒,環保需要我!
一:過度包裝帶來的極簡回流
白酒本是國酒,是主要的日常消費用酒,但隨著紅酒,啤酒等諸多酒類的出現,市場被分流,昨天看到一句話,喝白酒的生意多,喝啤酒的朋友多,喝紅酒的情人多,雖然是玩笑,但有一定道理,即白酒的消費場景,出現兩種趨勢,一種是儀式感增強,主要是應酬接待的場景,另外就是喜歡白酒,每天溜點小白酒的人群。
既然白酒在第一種場景,為了應酬接待,所以酒成為一種符號,酒品質如何無所謂,只要牌子定位精準,品牌規劃大氣響亮,包裝奢華打眼就行,因此,白酒過度包裝之風盛行,白酒變成了一個沒有工藝,只拼品牌規劃,渠道鋪設的應酬道具。
所謂“繁華至極,歸于平淡”,誰都不傻,喝了多少年這種廣告酒,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昂的的廣告費用,渠道費用,包裝費用,生產成本一拋去,這酒只能是廉價的酒精兌涼水呀!
雖然喝酒講面子,但一口酒至少小二十種添加劑,天天喝不是跟自己健康過不去?
因此,見慣了花里胡哨包裝的白酒愛好者,開始拋除品牌、包裝等,探尋酒的本身。
二:散白酒的概念化時代
愿意習慣喝散白酒的人群,其實一直沒有變過,只是一直尋找好喝放心的散白酒。
但以前追求品牌,包裝的人群的回流,讓更多地方酒廠,甚至一些酒坊看到了機會。
于是,懂得迎合市場的營銷高手,造出了一個概念:純糧酒,也叫糧食酒,生產條件不怕簡陋,不怕沒有資質,反正就是越樸實越好,就是讓你感覺,我們淳樸呀,我們糧食好呀,您不是瓶裝酒不放心嗎?看我們釀酒的大姐多實在,能騙您嗎?
于是,很多愛酒之人不惜上山下鄉,追尋所謂的純糧酒,殊不知,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純糧酒是一個巧妙的偽概念,屬于營銷催眠把糧食和酒畫上了等號,好糧食是好酒的前提,但不是必然,其間省略了最重要的兩個字:工藝。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您養豬用的是最好的仔豬,但您喂豬用的是飼料添加劑,三個月就出欄,這個豬肉能好吃嗎?
而且比養豬更可怕的是,釀酒過程是復雜的生物工程,會產生甲醇,雜醇油,重金屬等,如果沒有過硬的釀酒技術,干凈衛生的生產環境和及釀酒設備,這樣釀出的純糧酒還不如純食用酒精喝起來讓人放心!
純糧酒這股風潮過后,固態酒這個概念開始粉墨登場。可以說,固態酒這個概念雖然是被閹割過的概念,但卻是白酒消費從盲目到理性的一個回歸,是白酒愛好者開始探討工藝的一個信號。
所謂固態法,是區別于液態法,液態法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為了緩解糧食不夠用的狀況,一種簡易生產白酒的方式,其實就是制造酒精,可以說,液態法是酒精兌涼水的前身,但喝慣了酒精兌涼水的酒,很多人覺得這種能親眼看到釀酒設備能親眼看到酒流子出酒的就是好的純糧酒,因此有的酒廠做法還是用液態法釀所謂的純糧酒,把糧食一泡加糖化酶簡單發酵就蒸餾出酒,酒的品質就不說了…
而此時有的廠家開始炒作固態法,固態法即從蒸糧,發酵等至蒸餾出酒前流轉形式都是固態,也有叫干料,讓人覺的比液態法來說要高大上,更“純”一些。
但這個固態法,剛才說了,是閹割版的固態法。
三:散酒或白酒市場,向傳統工藝的回流
現在都炒固態法,一提固態法就感覺是回歸傳統,其實,固態這兩個字并不能概括古法。
雖然流轉形式是固態,但是,糖化發酵劑是什么?發酵環境是水泥池還是多年養成的酒窖?發酵時間多長?…這些才是完整版的傳統工藝固態法。
短期發酵的固態法,用糖化酶做糖化發酵劑,水泥池子發酵,五到七天出酒,這樣的固態法,總酯總酸缺失,和液態法只是半斤八兩。
因此,未來真正能立的住的白酒,是真正回歸傳統工藝,只有堅持傳統釀造工藝崇本守道,酒是是入口的東西要從細節上注意,生產環節,衛生環境及檢驗環境、做酒是個精細活,酒好不好做酒的最清楚。
說真的釀酒這個行業有些同行都看不起同行,你還別不服氣人家的酒就是好就是掙錢,做酒比的就是衛生、釀酒工藝、釀酒設備、年收益、生產執照、說真的人家就是腰桿子硬氣,想賺錢就把酒做好,質量和口感都上去了賺錢都是小意思。
品酒香 - 知酒事 - 交酒友-行業報道 -國酒文化-熱點資訊-深度訪談. 帶你看酒界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