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隨著古代技術的成熟發展,酒杯也在產生著變化。最原始的酒杯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像貝殼、葫蘆、動物的犄角等,在石器時代已有之。典籍上曾記載,形容古代盛宴“觥籌交錯”的觥,最先即是用獸角制的原始盛酒器。爾后利用堅硬的瓜果外殼制飲具,最為典型的莫過于用葫蘆的外殼制成的酒瓢,這是廣泛應用于民間的原始飲具。從文字學角度切入,觚、觥、觶、觴等酒杯均有個“角”字,瓠、瓢、觚等酒杯均有個“瓜”字。
新石器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產生了正式的酒杯。據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酒杯是陶制酒杯。從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考古發掘了眾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燒制的酒杯。山東大汶口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陶質酒器有268件之多,占出土器物的26.4%。由此可見,酒在當時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周時期
在商周時期,隨著釀酒業的發達和青銅器的發展,出現了專門制作酒器的職業——“長勺氏”和“尾勺氏”是專門以制作酒具為生的氏族以及專門制作酒具的"梓人"。青銅器時期,所鑄酒器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共24類。盛酒器類型主要有尊、壺、區、卮、皿、鑒、斛、觥、甕、瓿、彝,而飲酒器(酒杯)的種類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這一時期,在宗法制下,有了分明的等級,講究禮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加之當時酒作為貴族享有的飲品,所用容器需要與之搭配。
秦漢魏晉
商周之后,青銅器衰落,隨后興起的是漆制酒具,在秦漢至魏晉時期坡為流行。從漢到晉,人們飲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間,為飲酒方便,里面放著挹酒的勺,飲酒器具也置于地上,保持盛酒具的穩定性,故形體較矮胖。
唐代
唐代出現了桌子,也出現了一些適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稱為"偏提",其形狀似今日之酒壺,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不僅方便酒的取放和飲用,而且美觀大方。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這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詩歌,而中國有關酒的詩歌更有8000多首,如李太白的“玉碗盛來琥珀光”和“花間一壺酒”、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等等,可謂是酒助文人興,詩歌載酒來。酒與酒杯的搭配,不僅增添了詩人喝酒的志趣,更是中國的詩歌文化與酒的交相輝映。
宋代
宋代的人喜歡溫黃酒后飲用,發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組合。使用時,將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熱水,可以溫酒。在酒杯,酒具上,宋代更有值得把玩的鴛鴦轉香壺,倒流壺,九龍公道杯,這三種酒具,酒杯暗藏機關,飲酒時趣味橫生,酒桌之后,更是可以評頭論足,把玩一二。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是瓷質酒具,酒杯的鼎盛時期。明成化年間,制瓷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所燒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籌,被人稱為“成窯酒杯”。此時的青花瓷也引人注目,尤其所繪圖案與中國古代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給人以清淡典雅、明暗清晰的感覺。青花酒器傳世頗多,如各類青花梅瓶、青花高足杯和青花壓手杯等青花酒器,均為藝術珍品,再現了明代匠師們極高的人生修養和藝術境界。清代流傳在世的精美瓷酒器頗不乏見,最常見的器形主要有梅瓶、執壺、高腳杯、壓手杯和小盅等。
現代
當代,隨著釀酒工藝的發展,酒精度數的增高,以及健康飲酒概念的興起,人們往往在飲酒時,使用例如水晶白酒杯,小瓷杯進行飲用。
中國是擁有燦爛民族歷史的國家,即使從一個小小的盛酒杯也可以一瞥當時的文化變遷和社會經濟發展。問題來了,你最喜歡中國哪個朝代的酒杯呢?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