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遠的將來,“喝醬酒自由”仍然很難。
文 | 云酒團隊(ID:YJTT2016)
當前“醬酒一酒難求”,你是否考慮過未來是否會更稀缺呢?
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梳理貴州白酒歷年產量發現,2019年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按照陳儲5年以上方可投入市場的工藝屬性判斷,這意味著醬香型白酒將在2024年迎來更加緊張的供求狀態。從中長期來看,“醬香熱”之下,越來越多醬酒生產企業投入到產能擴張之中,未來達產后,能夠為市場“解渴”嗎?
2024年,醬酒缺貨已成定局
“2020年末三大現象:缺、分、斷。”
云酒頭條日前刊發文章(點擊鏈接即可跳轉閱讀),剖析了2020年末出現的“醬酒斷貨”現狀:從一二線,到三四線醬酒企業,運營商庫存大幅下降,“等貨成為常態”。
如果說當前醬香型白酒供應已經偏緊,那么短期來看,供應可能進一步趨緊,這一點從醬香型白酒生產大省——貴州的產量情況可見一斑。
云酒頭條梳理公開數據發現,貴州省白酒產量2015年為42.79萬噸,至次年達到頂峰49.01萬噸,隨后出現下滑,到2019年,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只有27.39萬噸。
按照醬香型白酒工藝特性,2020年銷售的成品酒,通常會在2015年之前釀造。2015年,貴州白酒產量42.79萬噸,如今尚且供應緊張;2019年27.39萬噸的產量,意味著到2024年醬香型白酒供應將處于缺貨地位。
醬香型白酒短期放量并不現實,多條“紅線”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限制。
一方面,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赤水河自然承載力有限,其產能極值在30萬噸左右,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曾表示,包括茅臺、郎酒、習酒在內,赤水河畔的優質醬酒產能不超過20萬噸。基于赤水河沿岸政府、企業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生態“紅線”已經制約了貴州醬香型白酒供應放量。
另一方面,貴州釀酒用高粱也處于緊張供應狀態。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貴州省酒用高梁原料種植規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貴州全省高梁種植面積400萬畝。按照釀酒高粱畝產400公斤、5斤糧食(其中2.5斤高粱)生產1斤醬香型白酒來推算,400萬畝釀酒高粱,只能滿足約64萬噸的醬香型白酒生產需要。糧食“紅線”同樣制約了貴州醬香型白酒供應放量。
供給側尚且如此,需求側旺盛正進一步加劇醬香型白酒供求失衡的態勢。
從全國來看,“醬酒熱”目前集中在貴州、河南、山東、廣東等少數省份,隨著全國醬酒市場氛圍全面鋪開,市場需求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從具體市場來看,市場增量仍十分可觀。以河南省為例,據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預測,河南省醬酒市場份額有望超過200億元,實現“三分天下”。
當供給側產量下滑遭遇需求側持續增長,醬香型白酒“一酒難求”將愈演愈烈。
未來之戰,醬酒拼擴產
短期來看,醬香型白酒供求趨緊已成定局,但仔細可以發現自本輪“醬酒熱”爆發以來,越來越多企業投入到產能擴張之中,其中不少產能擴建項目已經完成基礎建設進入投產環節,有望在5年之后量產成品酒。
茅臺酒擴建工程已在2020年完成,最終形成5.6萬噸茅臺酒產能,茅臺醬香系列酒擴建工程則計劃在2022年全面建成,屆時茅臺醬香系列酒也將有5.6萬噸產能。2020年,茅臺酒基酒產量約5.02萬噸,2021產量目標5.53萬噸,已接近“天花板”。
郎酒、習酒、國臺、金沙等企業也祭出了產能擴張計劃。2020年,郎酒啟用了吳家溝生態釀酒區,全面投產后,郎酒醬香型白酒產能將提升到5萬噸,且郎酒將爭取用五年時間使老酒儲量達到30萬噸,剛剛邁入“百億俱樂部”的習酒正推進1.9萬噸技改擴建項目。
云酒頭條不完全統計,僅茅臺、郎酒、習酒等18家規模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產能規劃總和已經達到約50.6萬噸,已經接近2019年醬香型白酒約55萬噸的年產量,綜合貴州、四川醬酒企業大多推進技改,山東、河南、東北等地酒企上馬醬酒項目看,醬香型白酒產能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醬香型產能擴張從政府規劃中也可見一斑。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提及,到2020年白酒產量達到50萬噸,2022年白酒產量達到80萬噸。此外,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茅溪鎮正全面開啟投資400億、年產6.1萬噸優質醬香白酒基地。
雖然醬香型白酒擴建產能正在路上,但考慮到從產能建設到投產的周期,以及醬香型白酒5年出廠的工藝要求,要真正形成產量尚需要一定的時日,仍無法改變短期供不應求的局面。
醬酒生產“全國化”的五年之約?
產量就是力量,產能就是動能。透過五年周期內的醬酒生產之變,我們能夠看到產業格局未來的一些深層次變化:醬酒生產全國開花的局面或將成為現實。
四川憑借優越的資源基礎條件,將成為醬酒的另一塊高地。
2019年11月,川黔兩省政府簽署“1+8”合作協議,明確提出將共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
瀘州市表示要重點打造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建成中高檔醬香白酒釀造、儲藏、生態文旅融合的世界級醬香酒谷。宜賓方面,在現有4萬噸醬酒產能的基礎上,已有包括“原酒大王”高洲在內的越來越多企業擴大醬酒生產。
從瀘州到宜賓,從吳家溝到茅溪鎮,川酒醬香力量崛起已有顯著跡象,五年之后,四川醬酒無論從體量規模,還是從市場地位、消費認知,或都實現關鍵性突破,與貴州形成呼應,對川酒整體形成變革。
在山東、江蘇等傳統印象中的濃香型白酒板塊,一方面其原有的醬香“基因”被放大,一些具有醬酒生產和品牌基礎的酒企,加大了對醬酒產品線的打造推廣,一方面是通過收購、合作、生產改造等各種途徑,形成新的醬酒生產能力,重構企業戰略版圖。
這種變化,在三十多年前,曾經有過一次。
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占據著絕對的白酒市場份額第一,特別是在北方市場,幾乎形成統治性優勢,小曲清香在南方市場也大有基礎。之后,濃香型白酒熱潮襲來,人們的口感習慣逐漸變化,亦有包括某些傳統名酒在內的很多酒企,在當時實施了清改濃的生產調整,到90年代中后期,一度形成了全國上下一片“濃”的市場格局。
接下來,醬香開始在全國范圍形成生產布局。但我們也應當看到,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意識,與當年相比已發生巨大改變,個性大于潮流,品質大于概念,醬香與濃香、清香以及各香型品類之間的競爭博弈,將與價值輸出、文化引領等密切聯系在一起。
在醬酒擴產和走向全國化的同時,這是各品類、各酒企應當扎實做好的功課。
你怎么看醬酒稀缺與擴產?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