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出自《呂氏春秋》。所謂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據考古專家推斷:當時秦國的軍工管理制度分為四級。從相邦、工師、丞到一個個工匠,層層負責,任何一個質量問題都可以通過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責任人。
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區塊鏈思路的應用。
近日,五糧液、茅臺兩大酒業巨頭分別會見了華為、中興兩大國內科技巨頭,展開神秘閉門交流會。據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此番兩大酒業巨頭和科技巨頭的會面,或將通過區塊鏈和5G技術同步應用,解決市場上假酒盛行的“頑疾”。
那么區塊鏈與防偽到底有什么關系?眾所周知,假酒橫行,尤其對于名酒而言,已經成為當下整個行業的毒瘤,據國外著名調查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仿冒和偽造產品已占世界貿易總額的5%左右,超過1100億美元,而由此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美元,每年全世界投入到打假防偽的預算也是個巨額數字。
過去,在打假防偽手段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防偽溯源”,即通過一些信息追溯標識(包括二維碼、條碼、RFID等),去監控產品的原料、生產、倉儲、物流等信息,以驗證產品真偽,這也成為近年來防偽發展的主要趨勢。
眾所周知,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多家名酒企業,均設有專門的打假辦公室,上百支打假隊在全國各省進行監管,而且酒的防偽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每年花在打假、防偽上的各項支出超過2億多元。早些年,采用的RFID、NFC技術(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對每瓶酒進行唯一識別,在溯源信息生成過程中,實現了對全過程溯源信息(原材料、生產、窖藏等)寫入數據庫和RFID電子標簽,同時根據隨機生成唯一標識的防偽碼,每個防偽碼對應一條溯源信息和EPC編碼,在溯源信息生產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信息收集的探索。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暴利的驅使下,隨著造假手段的跟進,防偽溯源本身卻又面臨被攻破的危險。產品雖然都被貼上溯源標識碼,但卻并不是所有溯源標識碼都能證明“該產品就是原裝產品”。有的產品溯源碼被造假者盜用造成貨不對板,張冠李戴;有的產品標識碼,淪為企業牟利的工具,一些企業甚至大量復制原裝產品標識碼,附在自己制造的假產品上,上演“賊喊抓賊”的戲碼。
以茅臺為例,曾經茅臺的“防偽溯源系統”一直被業內稱道,但也偶爾會出紕漏。比如2014年,“國酒茅臺防偽溯源系統”項目專項經理大量竊取茅臺酒防偽溯源數據,導致市場上出現了能夠通過防偽溯源系統驗證的假冒茅臺酒。又如2016年,有黑客黑入服務器,違法添加了數十萬條標簽。
面對這樣一個暴利驅動下,防偽技術不斷被突破的行業難題,區塊鏈和5G技術的聯合應用,是否能為整個行業帶來“一勞永逸”的技術防偽手段呢?
根據區塊鏈專家、江蘇榮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鐘曉分析指出,茅臺酒防偽,如果僅僅是流通領域的溯源也許可以做到,但真正的溯源,是要把產品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全部都能用數字化手段記錄下來。這是一個多方參與的過程,不是簡單說一個廠家就能自己干的。
對此,馬化騰曾在貴陽數博會的演講中指出,“未來基于云端的、融合了區塊鏈技術的聯網防偽方式,要遠比依靠防偽商標的傳統防偽方式更為有效”,他表示,區塊鏈技術是一個中性的存在。它像是一個賬本,可以記錄所有的交易數據,可以用于驗證信息的真偽。
此外,5G的強大高速率、低功耗、海量連接等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區塊鏈在酒業防偽技術應用過程中的效率。
根據信息技術專家李海峰2018年1月發表在學術期刊《廣西通信技術》研究成果顯示,區塊鏈是部署在互聯網之上的,底層是分布式賬本的技術,其數據同步,需要進行大量實時的數據通信,有了5G后,基于互聯網的數據一致性將會大大改善,可以提高區塊鏈網絡本身的可靠性,減少由于網絡延遲帶來的差錯和分叉。
隨著5G技術在未來的普及,消費者在賣到一瓶酒的時候,就可以快速地來驗證這瓶酒,通過區塊鏈技術像賬本一樣,海量記錄的從釀造、生產、包裝、出廠、銷售等等記錄所有環節的數據。
屆時,不僅假酒沒有生存空間,就連這瓶酒在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
編輯: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