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原漿你會想到什么?純粹的、濃稠的、古法釀制的、沒有添加的好酒?這確實是原漿一詞在一語中的本意。儒林外史第31回有載:韋四太爺去天長縣世交杜府作客,席間與杜少卿提到杜父當年離鄉時曾埋好酒一壇于家中,約定來年返鄉與韋四暢飲,只是不成想杜父客死任上,如今一晃也有八九年了。于是杜少卿使家中老仆尋酒,在第七進的宅屋中挖出一壇老酒,“打開壇頭,舀出一杯來,那酒和曲糊一般,堆在杯子里,聞著噴鼻香”,必須要加熱再摻上10斤新酒,方能飲用。這如曲糊一般聞之噴香的酒,便是秦時中國人所謂的原漿酒了。但彼原漿,非今日之原漿,可以這么說如今的醬香型白酒是不存在原漿酒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老陳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民國時期,沒有原漿概念,因為所有的酒,都是原漿。前店后坊的私人酒坊里,用的是各自的配方、傳統的技藝,釀出的酒各有千秋,沒有食用酒精勾兌、更談不上什么香精香料。原漿的產生,與“勾兌”概念的產生有關。在香精香料尚未成熟發展的年代,當時的勾兌指的是用不同糟別的酒進行調制,以此達到酒口感的穩定。所以,最初的勾兌,為的是酒口感的穩定,用的是原酒與原酒勾。到了九十年代,酒精勾兌技術早已成熟,全國大部分酒廠都采用酒精勾兌來作為低端產品推向市場。不過,當時網絡信息尚不普及,老百姓對于自己飲用的酒是否酒精勾兌無從知曉。然而,九十年代末的秦池酒勾兌事件,加上當時震驚全國的“工業酒精勾兌”假酒案,讓老百姓從此對“勾兌”恨之入骨。因為不信任勾兌,所以原漿風靡。
我們現在所說的“原漿酒”指的是釀造出來不勾不兌的原始酒液,沒有經過儲存這才叫原漿酒。沒有經過儲存的酒,比如醬香型白酒的一輪次酒,二輪次酒是對身體有害的,喝了容易上頭,度數也相對較高。“基酒”則是指基礎酒,是度數較高沒有進行過任何勾兌的原始酒液。是瓶裝白酒的主要用酒。從概念上聽起來這兩者似乎毫無差別。但是實際上就醬香型白酒來說,兩者之間還是不同的。
而正宗的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特殊,一瓶醬香型白酒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至少要經過五年。在這當中,分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并要加曲、高溫堆積,入池發酵、取酒、三年貯存、勾調等。
由此可見醬香型白酒是不存在原漿酒這一說法的。因為未經勾調達到53度,符合醬香酒風格特色,茅臺也就不稱之為茅臺。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成品茅臺原漿酒的存在。我沒有什么遠大的目標,只希望看到我的文章的酒友,能學到些白酒知識,不被人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