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是出自清孫洙《唐詩三百首》序里流傳甚廣的兩句名言,我的理解是:只要對《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不會寫詩的人也能出口成章地說出媲美詩歌的語言。
《唐詩三百首》在我看來可以說是貫穿整個中國文學不僅包含詩歌也包括所有文學藝術門類的一座讓人難以逾越的高峰,更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精神文明財富,至今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真正能領悟詩意,熟記《唐詩三百首》,熟練融會貫通地掌握各類唐詩的基本形式,也就學會寫詩了。專家指出了這是在文學創作過程中感性經驗的重要作用,意思就是號召人們要多讀多寫,在讀與寫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由知識到技能的轉化作用。我也認為這一潛移默化熟能生巧的過程,是古人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指導意義。
我前幾天就武亦姝現象寫了一篇詩歌創作的粗淺感受,表達了對武亦姝熟記古詩詞奪得“中華詩詞大會”第二季比賽冠軍的贊美和肯定。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有才華的表現。拙作在網上發布后,有讀者留言評論:“詩歌是天才的領域。記憶力不代表什么。就如同高考考政治歷史一樣,你把書都背下來,遇到問題,還是不會解答。”
詩歌是否是天才的領域,我不好說,但記憶力不代表什么,我就認為這種觀點太絕對武斷。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傳承,是一代又一代人思想文明的積累,不說全部學習繼承,起碼記錄人類文明的語言文字要記住認識吧。對我們來說,無論做什么,這應該都是最基礎基本的要求,我無法想象一個什么都不知道記不住的文盲會寫得出詩來。
詩歌使人靈秀,不學詩無以言。別人我不敢妄加評論,就說我自己,沒經過任何的文學科班訓練,也沒刻意地去學習有關詩歌寫作的技巧,喜歡讀書也是無聊才會讀書,讀書也不求甚解,但就是喜歡讀詩。像我這么隨性懶散的人能夠初步把文章寫得通順,有些分行排列胡謅瞎編的文字有讀者說是詩,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我平時讀書哪怕要求不嚴謹,練習寫作也不夠勤奮,至少我曾經花在閱讀和練習上的時間到達一定的階段后才勉強可以寫點東西。
近代中國,很多為人類做出貢獻,寫下不朽經典篇章的詩人作家以及其他在各行各業同樣取得偉大成就的人物,我們看他們寫的回憶性文章,在他們的啟蒙教育階段有的因為家庭貧困讀書全靠自己閱讀理解,沒有老師講解。其實新中國建立以前我們現在稱之為小學階段的教育多數都是沒有老師講解的,全靠學生自己死記硬背,但我們看那個時期也是我們國家大師輩出最多的年代,像吳適、魯迅、錢鐘書等名字還可以列出一長串……
如果有誰,不僅《唐詩三百首》,還能把人類至今以來的全部經典著作都熟記倒背如流,那我敢肯定不要說寫詩寫什么都是小菜一碟易如反掌,但這既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也用不著。中國古人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經驗美談,那么薄薄的一本《論語》全文才有11705個字,大約相當于現今對開報紙一個版面的容量,只要專注全部看完再怎么認真細致地看也要不了一天的時間,有人只讀了一半就能去治理天下。這件事情不管是否有夸大吹噓的成分,能夠流傳到今天就足以說明人們相信并一定有人親身體會過熟記前人經典著作的好處。
因此,我是認為多讀書只要能記住并能理解,那無論做什么對我們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胸懷韜略,自可不戰而屈人之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