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正是一個醫生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梁秉中52歲時,已經在香港一家醫院擔任院長,還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而那一年,他卻拋卻前程,帶著香港醫務工作者來到內地偏遠地區,當起了“赤腳醫生”,利用自己的外科醫學所長為以殘疾為主的貧困病人提供義務的醫療和康復服務。
1993年至今26年來,梁秉中和他的醫療小組以“關懷行動”為名,在內地建立十余個工作站,診治了2.5萬名偏遠地區的患者,完成了4500臺手術。他們已經義務診治600多名孤兒,改善了這些孩子的健康狀況。
二十世紀下半葉,香港輕工業發達,大型機器的使用造成了不少斷指的病例,梁秉中是香港第一個能將腳趾移植到手指的醫生,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唯一的“土產教授”。初到內地偏遠地區那段時間,梁秉中醫療組一共接待了五六百位病人,簡陋的醫院里能開的手術室全部打開,“過來看病的患者,凡是需要做手術的,我們都做完才走。”十天的時間內,他們做手術常常做到凌晨三四點。
1993年,梁秉中接觸到美國針對唇腭裂兒童的慈善團體“微笑行動”,“關懷行動”就是受此啟發。然而,“微笑行動”卻存在諸多不足,醫務人員走后,一切又恢復原狀,漫長的康復工作便無人擔負。梁秉中稱之為“空降式”救助。
“希望能把20幾年的經驗、能力、資金,用幾年的時間交給他們,讓他們來干。如果成功了,那是當地人的功勞,不是我們的功勞。”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嘗試邊工作邊教學,使當地醫生可以肩負長期的康復工作。如今耄耋之年的梁秉中依然牽掛著內地的醫療環境,醫者仁心,是他這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