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學飛
揭開“1+1”模式的面紗
前提條件
酒企能夠實施“1+1”模式,最好符合以下幾點:第一,必須是“冒煙的酒廠”,也就是說酒廠內部必須擁有完整的釀造生產功能;第二,要有一定的組織、資金與本地資源保障,能夠開展相應的營銷活動;第三,企業必須要有消費者意識,而不是傳統的廠家思維。
“1+1”模式概念:酒企通過“前端(1)+后端(1)”來搭建營銷運營體系,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通過前端(營銷中心、專賣店、酒道館等)來獲取流量,提供基礎服務,再由后端(酒廠)來深化場景體驗,滿足市場產品需求,最終實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物理/心理)完成銷售工作,共同實現酒企的經濟與社會價值。
“1+1”模式內容:前端“1”的主要工作內容——本地社群人員的獲取與維護、產品的展示與品鑒活動開展、活動的宣傳與告知、營銷中心日常的人員辦公與會議、商務洽談與接待。后端“1”的主要工作內容——釀造、消費與娛樂場景的深度體驗,主題活動舉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品牌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商務等。
運營優勢
首先,在渠道開發層面,繞開渠道直接做核心團購客戶,商戶無庫存、壓力小,有利于弱勢品牌啟動市場;
其次,在價格管控層面,采取銷售捆綁形式開展工作,共享結算,有利于維護產品價格與合理利潤;
最后,在市場管理層面,工作簡單明確,雙方依托日常品鑒、主題活動與回廠游等項目,各司其職,直接做好核心消費者公關工作。
連續2年100%增長的背后
“三步走”為高速增長奠基
第一步先解決硬軟件的基礎建設問題。首先是“提煉企業品牌故事”,把企業的所有特征進行消費者語言改造,簡單來說,就是圍繞企業的歷史來“講故事”,為此開發了“品牌前世今生”手冊;其次是進行“組織改造”,一是重新招聘培訓成立接待部門,二是加大招聘,進行嚴格的培訓考核制度,凈化內部外組織,換不了思想就換人;三是“場景建設”,包括廠內三大場景與場外體驗場景的布點,解決“進得來與出得去的問題”,再重新開辟產品線,直接切入百元價格帶;最后是“營銷活動化”,重新規劃企業年度活動,用活動帶銷售,減少對渠道的依賴。
第二步導入了“一個社群與兩類活動”,以廠家為主導,讓合作商在廠家的資源支撐框架下開展各項工作,很快就實現了市場的“點狀破局。
第三步是企業達到一定體量之后,伴隨著市場的擴大開始出現價格失控的風險。于是,企業與部分配合度高的合作商開展深度捆綁聯營的嘗試,實現利益共享,應該說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穩定住了新產品的價格。但是,總體來看并不理想,因為本地競爭對手過于強勢,聯營管控成本非常高。這個時候開始導入“四套產品體系”,從酒莊酒、定制酒、封壇酒、文創產品等四個方面開始拓展企業產品線,爭取新的業績增長點,配合電商直播等渠道,積少成多,很快實現了企業的業績高速增長。
做“消費者用酒需求一站式服務商”
經過前三個階段的工作之后,雖然企業銷售額在增長,但實際上這種增長還是來源于合作商的庫存加壓,許多市場終端出現動銷降低的情況,根本原因是社群的過度成熟導致活躍度開始下降,并且各類活動模式單一,缺乏創新。于是我們開始把酒企真正定位于“消費者用酒需求一站式服務商”,將企業真正地融入當地的政商務生態中去,無論是本地公益活動,抑或是兄弟企業,再或者是本地商協會,都搭建相應的平臺來鞏固聯系,與合作商一起把工作直接做到內部去,聯合本地資源來創新各種營銷活動,增加品牌影響力……
總的來看,就是通過做C端來激活小B端,再聯合小B端來服務C端,最后與大B端開展更多形式的合作。存量競爭時代,這種銷售模式的思路就是:“企業把產品生產商變為消費者服務商,得消費者得天下!”
(作者系知趣咨詢總經理酒類營銷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