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是一個洪流激蕩的年代,文化大革命、恢復高考、改革開放、中美建交等一系列歷史大事相繼上演,改變了國家的命運和走向,茅臺也在時代的洪流中激流勇進,書寫了一部傳奇。上世紀70年代的茅臺酒的酒液、酒瓶、酒標、酒包裝,甚至歲月刻在酒瓶上的印記,無不映射著那個時代的特征和烙印,給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濃重的懷舊氣息。即使沒有經歷那個時代,也能感受到那種厚重的力量。
70年代內銷茅臺酒主要特征
三大革命茅臺:上世紀70年代,內銷五星茅臺酒背標文字中有“三大革命”,俗稱“三大革命”茅臺。“三大革命”茅臺自1967年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文革”的產物,一直沿用到1982年。
乳白色玻璃瓶:上世紀70年代,內銷茅臺酒瓶使用白色玻璃瓶。自1966年7月起,茅臺酒的陶瓷瓶改為螺旋口的乳白色玻璃瓶,并一直沿用至70年代。
棉紙外包裹:70年代的內銷茅臺用棉紙包裹酒瓶。
外包裝改紙盒:1973年,茅臺酒包裝取消稻草裝箱,外包裝改木箱為紙箱,箱內填充物由稻草、果殼改為瓦楞紙,每箱數量由24瓶減為12瓶。
日期格式:內銷茅臺酒瓶上的日期格式在70年代前期延續60年代初為藍色漢字,后期為藍色數字,兩種日期格式分界的時間在1975年3月到1977年10月之間。
1978年特殊年份
1978年是個特殊年份,國家層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的大幕在這一年正式拉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國家在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而對于茅臺酒廠來說,1978年也是個特殊年份,茅臺酒的產量在這一年突破了1000噸大關,而且自1962年來首次扭虧為盈。茅臺酒廠也以此為契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因此,1978年的茅臺具有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
70年代的茅臺酒其它特征
無假酒、存世少:70年代的中國完全處于計劃經濟時代,糧食一直是中國的緊缺商品,糧食需要糧票購買,這一時期基本沒有假酒,況且就算造出假酒也無法在市場上銷售。而當時也沒有收藏觀念,一般人不會主動收藏茅臺。而且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大多數茅臺都已經被喝掉,留存下來的非常稀少。如果對這個年代的酒有投資收藏意向要盡量選擇一些權威正規的老酒機構,比如我們家,北京深巷藏酒館,或者正規經銷商有權威的老酒收藏館。另外平時多積累一些茅臺知識和鑒別技巧,做到有備無患。
了解更多酒搜索大國說酒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