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揮《黃河大合唱》77年,付出汗水,也受到了哺育。”自17歲第一次指揮《黃河大合唱》,嚴良堃已經指揮過1000多場,指揮了77年,同時還主持過《黃河大合唱》總譜的編訂工作,成為國內外公認的《黃河大合唱》藝術權威。
嚴良堃童年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工程師,復建南京長江大橋便是他的設計夢,卻最終隨抗戰爆發而破滅。初中時,他加入學校 “群聲歌詠隊”,負責打拍子指揮大家唱歌,開啟了自己的音樂指揮生涯。此后,嚴良堃加入中國首個抗戰兒童喜劇團體——孩子劇團,利用這段時間學習和聲、樂理、作曲等知識。1940年,孩子劇團首次在重慶公演《黃河大合唱》,17歲的嚴良堃擔任指揮,其所表現出戰斗不息的精神,激勵了無數民眾抗日救亡的決心。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黃河大合唱》伴隨了嚴良堃77年。
新中國成立后,嚴良堃擔任中央歌舞團合唱指揮,1954年赴蘇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就讀指揮系研究生,并于1964年擔任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音樂組專家成員。在參與創建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的過程中,他還擔任過中央樂團合唱指揮等職。
從打拍子的孩子到成為專業指揮家,嚴良堃受了很多苦,其中也少不了幫助和激勵,例如老師冼星海和吳伯超。“嚴良堃的指揮既深刻、真摯、細致、嚴謹,又穩健、雄渾、有力。”雖然個子不高,他總能駕馭大場面,即便身體中已被植入過3個支架,他仍然拿著指揮棒登上舞臺,出色完美地完成每一場演出任務。
“一曲大合唱,一生黃河情。”201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上,92歲的嚴良堃再次登臺指揮《黃河大合唱》。作為《黃河大合唱》的指揮權威,他總是謙虛地講,“這并不是我個人的成就,而是《黃河大合唱》中所蘊含的那種民族氣魄、愛國精神和音樂強烈的感染力,使人民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