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為酒之骨。白酒中98%左右是乙醇和水,2%為微量的酸、酯、醇、醛等呈香呈味物質。正是這些微量物質的互相配合、協調、襯托、平衡,形成了白酒千差萬別的風格和口味,其中酒曲充當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角色。
國緣V9的制曲工藝,是怎樣從“天工開物”走向“人工智造”的?
歷史性:好地出好人,好人制好曲
正所謂“知必知其事”,在研究酒曲歷史時發現,《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均有記述,其中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有涉及高溝一帶的制曲資料——
“釀酒要用酒曲作為酒引子,沒有酒曲,即使有好米、好黍(小米)也釀不成酒。制酒曲可因地制宜,用麥子、面粉或米粉為原料。制曲時,如果生黃不足、看管不勤、洗抹不干凈,都會出岔子,幾粒壞的酒曲就能輕易敗壞上百斤(用來釀酒)的糧食。所以,賣酒曲的人必須要守信用、重名譽,這樣才不會對不起釀酒的人。河北、山東一帶釀酒用的酒曲,大部分都是在江蘇淮安制作好后,用車船運去賣的。南方釀造紅酒(屬黃酒)用的酒曲與淮安造的相同,都叫大曲,但淮安的酒曲打成磚塊狀,南方的酒曲則做成餅團狀。”
高溫黑曲成品曲
上述內容不難看出:1、明代淮安盛產酒曲,與淮安府衙近在咫尺的高溝首當其列,其制作的大量優質酒曲輸送到外省各地,可見當時的釀酒盛況;2、高溝人自古守信用、重名譽的特質,贏得周邊地區人士的認可與好評;3、南方餅團狀酒曲現在叫“小曲”,古今稱謂有變。
高溝人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優良品質,在制曲與釀酒過程中得到了傳承。時至今日,在一些農村,哪家媳婦經常發面不成功或把醬做壞了,會被認為不講究、不仔細,甚至同平時的為人掛上鉤,當然這是沒道理的。
傳承性:酒為糧之精,曲為酒之骨
酒曲,是酒中風味物質的重要來源,說白了,如同發面用的“糟頭”、“酵母”。酒曲大致分為麥曲、小曲、紅曲、大曲、麩曲。其中“大曲”(區別于體積小的“小曲”)用于蒸餾酒釀造,其他用于黃酒或小曲白酒。“麩曲”則是現代以麩皮為原料的純菌種培養物,可代替部分大曲和小曲。
大曲以小麥(或大麥、豌豆、高粱等)為主要原料,潤料、粉碎、攪拌后壓制成磚塊狀,經自然培菌、發酵、貯存而成的,富含多菌群多酶系、具有產酒和生香功能。
按制曲的溫度,分為低溫大曲(最高品溫40-50度)、中溫大曲(最高品溫50-60度)、高溫大曲(最高品溫60度以上),隨著溫度升高,香味由清香、濃香到醬香逐漸變濃,但糖化發酵能力也逐漸降低。
其中高溫大曲培養過程中會產生黑曲、黃曲、白曲,各有特性和功能:幽雅細膩的醬香氣味主要來自黑曲,而黃曲主要把淀粉轉化為糖,白曲主要把糖轉化成酒。傳統醬香酒為兼顧產量和品質,釀酒時就要加大曲粉和原糧的比例,以彌補糖化力不足的缺陷,甚至超過1:1,大大增加了成本。所以高溫大曲酒,好喝不便宜。
釀酒時,將大曲粉碎,按比例投入糧糟,一起進入發酵池發酵。此間大曲的作用是:1、生香;2、提供菌源;3、投糧;4、提供發酵所需的各種酶類。簡單地說:酒曲就是釀酒中的糖化發酵劑。
傳統醬香白酒的用曲大約比例是:黑曲15%,黃曲80%,白曲5%;而國緣V9的用曲大約比例是:黑曲80%,黃曲15%,白曲5%。國緣V9所用黑曲是傳統醬香的5倍多,豈有不香之理!
創新性:妙手譜“神曲”,橫空出醬香
斟一杯國緣V9,不僅香氣飄逸,而且色澤微黃,那是因為用珍稀的高溫黑曲作為糖化發酵劑。高溫制曲,有利于蛋白質轉化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以及氮化合物、酚類化合物、吡嗪化合物等微量成分,產生更濃更幽雅細膩的曲香;高溫黑曲投入發酵池后,被糟醅中的水、酸、醛、醇等物質浸泡并相互作用,生成更多的微量香氣成分。這些“2%”左右的呈香物質在蒸餾時被帶入酒中,再經長期儲存,使酒體“染”黃。
黑曲獨特的幽雅的香氣是“醬香”的主要來源。傳統的醬香白酒制曲頂溫63℃左右,而國緣V9是65℃左右,使所生產的黑曲比例更高。但是,黑曲的糖化、發酵力不足,且制曲溫度越高,越不利于酵母和霉菌生長。怎么辦?
對此,今世緣人運用微生物組學、代謝組學和風味化學等原理,篩選出高產糖化酶的霉菌,耐高溫產酒酵母菌,及高產四甲基吡嗪細菌;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發高糖化力、高發酵力的功能性香曲(麩曲);與高溫大曲混合,制成具有增加酒體功能及風味的“清雅醬香型白酒糖化發酵劑”。
也就是說,他們通過采用大曲(黑曲占80%以上的721高溫大曲)和香曲(酵母曲、白曲和細菌曲)結合的工藝,在保留香味的同時,用香曲解決高溫大曲糖化、發酵力不足問題;采用不同的生香酵母,提高酒體風味;篩選出功能性細菌培養成“細菌曲”,增加酒體健康、舒適等功能及風味組分。這就是國緣V9不可復制的“神曲”,也是今世緣對中國白酒釀造的獨家貢獻!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目前,今世緣制曲中心占地150畝,培養室面積約3萬平方米,年產酒曲能力達2.5萬噸。
編輯:王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