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受到業內及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五糧液股份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在四川宜賓召開。會議為廣大股東及資本市場描繪了五糧液2020年的美好藍圖:五糧液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強化戰略創新、品牌創新、營銷創新,搶抓結構性機遇、消費回補機遇,擦亮川酒金字招牌,重塑中國酒業大王新形象,努力打造健康、創新、領先的世界一流酒業企業。
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出席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2020年五糧液將繼續堅持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做強主業、做優多元、做大平臺,努力穩增長、創一流,為“六穩”“六保”多作貢獻,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雙勝利”。
01 改革創新動作頻繁 激發發展動能
數據顯示,2019年,五糧液股份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01.18億元,同比增長25.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02億元,同比增長30.02%;總資產1063.97億元,同比增長23.58%。
去年,五糧液加強“四項工作”,品牌影響力、品質保障力、市場管控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均得以提升,成功突破500億大關,助力集團公司實現“千億目標”。
一是持續加強產品結構升級和品牌文化推廣,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五糧液方面,第八代經典五糧液成功上市,打造戰略性超高端501五糧液,逐步完善五糧液主品牌1+3產品體系。系列酒產品方面,打造五糧特曲、五糧春、五糧醇、尖莊四個全國性戰略大單品。同時,公司品牌文化建設持續加強,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在多個世界知名品牌價值榜單的排名持續提升。
二是加強技術創新和溯源管理、技改建設,品質保障力進一步提升。建設行業領先的創新平臺,正式掛牌成立“國家白酒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五糧液院士工作站,重點推進“中國酒業誠信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建立“四川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行業領先的專用糧基地,大力推進以專用糧供應為核心的溯源管理體系建設,構建“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實現原糧100%可預檢、可追溯、可管控;建設行業領先的釀酒技改項目,大力推進30萬噸陶壇陳釀酒庫一期工程、成品酒包裝及智能倉儲配送一體化項目、勾儲酒庫技改工程項目,以及釀酒技改項目一期、釀酒專用糧工藝倉及磨粉自動化改造項目建設。
三是加強營銷變革和數字化轉型,市場管控能力進一步提升。2019年,五糧液總部實施品牌事業部改革,將7大營銷中心調整為21個營銷戰區,下設60個營銷基地,實現對市場深耕細作,提升五糧液品牌總部職能部門的營銷規劃能力、營銷戰區和營銷基地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把系列酒、特頭曲、五糧醇公司整合為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資源進一步聚焦、管理進一步加強。五糧液與阿里巴巴、華為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充分利用各方不同優勢來推動數字化轉型落地落實。建立數字化營銷系統,順利導入控盤分利模式、建成數字化決策指揮中心等。
四是持續加強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持續做好安全生產和綠色生態建設。
02 建設“四個標桿” 推進五糧液高質量發展
5月初,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出席四川省兩會時提出,要把五糧液產業園區打造成四個“標桿”,即中國酒行業規模化領先的標桿、數字化轉型的標桿、生態化發展的標桿以及文化建設的標桿。
這次股東大會上,五糧液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長曾從欽表示,五糧液下一步的工作任務就是建設好“四個標桿”,確保全年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此次會議明確,在建設好“四個標桿”的同時,五糧液要全力以赴圍繞“品牌提升、渠道創新、數字化技術賦能”三個方面,實現市場高質量銷售,開展全渠道數字化運營管理,培育增長新模式。
打造中國酒行業規模化領先的標桿。去年已經啟動總投資超百億的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下一步將要積極建設全國領先的五糧液釀酒專用糧基地、全國最大的純糧固態發酵釀酒生產基地、全國領先的釀酒儲存基地,實施成品酒包裝及智能倉儲配送一體化項目,提升智能化裝備水平及包裝能力。
打造中國酒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桿。深化與SAP、華為、阿里巴巴等合作,建設全國領先的數字化企業管理體系。深化營銷數字化流程再造,積極構建智慧零售體系,全面啟動智慧門店建設。全面推進ERP管理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在白酒行業中的場景應用。推進好與新浪集團合作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五糧液數字酒證線上交易平臺項目運行。
打造中國酒行業生態化發展的標桿。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按照岷沱流域治理排放新標準和國家水污染防治的新要求。加大對濱江生態保護區和宋洪河生態保護工程的投入,維護五糧液的釀酒生態環境,承擔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
打造中國酒行業文化建設的標桿。整體規劃中國白酒行業規模最大的明清古窖池群落保護和打造。同時,加快園區生態環境改造建設,圍繞將江北園區打造為集特色生態、文化體驗、工業旅游于一體5A級景區的建設目標,樹立酒行業企業園區的建設標桿和樣板。
編輯:牟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