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從一窮二白起步,新中國在70年砥礪奮進中,抒寫出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壯麗史詩。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龍頭企業和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糧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波瀾壯闊發展進程中的見證者和深度參與者。
一瓶酒的滄桑巨變,見證著偉大祖國披荊斬棘、艱苦奮斗的崢嶸歷程。
一滴酒的追趕跨越,跳動著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強勁脈搏。
從“江之頭”宜賓走來的“酒之頭”五糧液,以“堅守初心、求真務實,創新求進、永爭第一”的精氣神,在新中國輝煌70年時光里,采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承文化之精粹,集五谷之精華,向世人釀造出了一杯“大國濃香”。
五糧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晚會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為王國春等7位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影響五糧液發展功勛人物頒獎
長發升老作坊
堅守工匠精神
一瓶酒的70年砥礪奮進路
岷江,攜天府之國之富饒,金沙江,帶青藏高原之雄奇,兩江交匯于宜賓,匯成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
在這個三江匯合奇麗秀美的土地上,一代代釀酒匠人沿襲先秦僚人釀制清酒,南北朝彝人釀制咂酒,再到唐代重碧酒,宋代姚子雪曲,明代雜糧酒,最終博采眾長,通過無數次的科學調試,集雜成醇,向中國和世界獻出五糧釀造技藝,將五糧的不同風味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品質卓越的五糧濃香型白酒。
翻開五糧液發展史,你能看到一部西部內陸企業的改革奮斗歷程,你能看到一個現代企業如何用651年古窖釀出時代新篇章。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許多地區在私人燒酒作坊基礎上相繼成立了地方國營酒廠,開啟由私人經營的傳統釀酒作坊逐漸向規模化工業企業演變。
五糧液,正是在這一時期,掀開了嶄新的發展篇章。1952年,由“長發升”“利川永” “張萬和”“鐘三和”“全恒昌”等8家古傳釀酒作坊,通過“聯營”、公私合營等方式,組建“宜賓市大曲酒釀造工業聯營社”,并最終在1959年更名為“四川省地方國營宜賓五糧液酒廠”,成為以酒命名的廠。
在這個時期,五糧液傳承人鄧子均大義獻出“陳氏秘方”。1963年,五糧液首次參加全國評酒會,就以第一名的成績一舉奪得全國名酒金質獎章。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響了奮斗號角,五糧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憑借敏銳的市場意識,五糧液先后五次大規模擴建,擁有了4萬噸級的世界最大單體釀酒車間,以及3.2萬余口窖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生態環境優良的白酒釀造基地。
這一時期,五糧液成功研制出低度五糧液,為行業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首創人工與計算機結合的“勾兌雙絕”,填補了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產品成型技術空白;首創白酒專賣店銷售模式,并被授予行業唯一最高殊榮—— “中國酒業大王”稱號。
2000年,中國加入WTO,提出西部大開發,五糧液搶抓機遇,以國企的擔當精神,推進企業改革,拓展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在此期間,五糧液明代古窖泥作為唯一的“活文物”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榮獲“百年世博 百年金獎”“世博金獎產品”“最受海外華人喜愛白酒品牌”等多項大獎,通過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傳遞中國酒文化。
2017年,五糧液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大力實施“做強主業、做優多元、做大平臺”發展戰略,向千億企業邁進。2018年,五糧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利稅32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70年,中國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再進入信息化時代,中國由積貧積弱走向富裕富強,白酒產業也從整體的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人民群眾的生活,也經歷了沒酒喝、到有酒喝、到今天喝好酒的變遷。
在這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五糧液從長江邊的一家地方酒廠,發展成為如今員工人數近5萬、年產量突破20萬噸、銷售收入近千億、資產過千億的特大型現代企業集團。
一滴酒的極致工匠精神
今年5月,連續生產了16年,銷售超過2.47億瓶的第七代經典五糧液榮耀“謝幕”,承載著五糧液千億目標的第八代經典五糧液閃亮登臺。
從第一代到第八代經典五糧液,每一瓶酒,都見證了五糧液的非凡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青睞。
從社會主義改造到三線建設,從設立經濟特區到西部大開發,從國企改革到加入WTO,五糧液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物流的發達通暢,隨著電視、互聯網等新媒體傳播的普及,五糧液迅速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知名品牌。
從川南宜賓,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五糧液的秘訣是什么?就是其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工匠精神和堅守品牌品質。
五糧液采用多糧濃香型傳統固態釀造工藝,不同于單糧酒,釀造五糧液入窖酸度最高、入窖淀粉濃度最高、入窖水份最低、入窖糟醅粘性最大,操作過程不易控制、生產成本高,稍稍控制不好,就會導致產量少甚至不產酒。
這是一種釀好酒的極端工藝。五糧液首創了六種釀造技藝:五糧配方、包包曲、跑窖循環、沸點量水、雙輪底發酵和勾兌雙絕,引領中國白酒生產風尚。盡管經嚴格工藝釀出的五糧液已經算是好酒,但五糧液仍不滿足,而是進一步采取嚴格精湛的操作技藝,通過分層入窖、分層起糟、分層蒸餾、量質摘酒、按質并壇、分級儲存“六精釀”工藝,高質量標準,層層臻選,“優中選優”,精選不到20%最優質的部分打造成稀缺的五糧液美酒。這標準,五糧液始終如一地堅持著,成為行業內難以逾越的高峰。
到目前為止,由于五糧液的獨特生產工藝和豐富的微生物群落,現有科技手段還無法完全模擬和還原。因此,要釀好五糧液,一方面需要嚴格遵循前人總結出的五糧固態發酵工藝,嚴格按照工藝流程釀好酒,另一方面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人決不能馬虎,每一輪次烤酒,都要做到準確的看糟配料,一絲不茍的努力,才能釀出好酒。
“只有放棄品嘗萬般珍味,才能換來五糧液人間至味。”五糧液勾兌大師范國瓊,一輩子就只在結婚那天化過一次妝,自律到不涂口紅、不用化妝品,也不吃麻辣酸甜等刺激性食品。為了勾兌出五糧液好酒,她每天要嘗酒近百杯,37年間“喝”了超過2萬斤的白酒,一斟一酌間,只為找到其中2%的差別。
五糧液許多優秀的釀酒工人,聞一聞窖房內的香氣,抓一把糟醅嘗嘗,就能知道產的酒好不好。為能釀出一杯合格的五糧液,車間里釀酒工人往往得長期待在封閉濕熱的環境里,頂著嚴寒酷暑,以便能夠嚴格把控釀酒的每一道工序。比如,釀酒有一道工序叫上甑,要做到每鏟都要輕撒勻鋪。制曲工作環境異常艱苦,工序復雜,每一個環節都好似在參與一個生命的孕育過程,需要用心觀察、細心呵護、耐心培育,才能制出曲香純正、糖化發酵率高的好曲。
制曲、烤酒、勾兌、包裝……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在五糧液代代相傳;工人們恪守“老老實實、一絲不茍、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事。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五糧液連續四次榮獲“國家名酒”稱號。
從獻出“陳氏秘方”的鄧子均,到勾兌大師范玉平、范國瓊父女,從老廠長王國春、釀酒大師劉友金、劉春西,再到494個釀酒班組數萬名釀酒工人,一代代五糧液人秉持“料必優、時必適、工必到、法必精”的極致追求,堅持傳統固態釀造技藝和五糧釀造特色優勢,堅守“用心不計代價、用工不計成本、用時不計歲月,去釀造每一瓶好酒”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的堅守,釀出了五糧液這一飄香世界的民族品牌。
一個民族品牌的世界500強之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強音。
這是一場接力跑,中華兒女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五糧液集團提出,要確保2019年跨越千億臺階,瞄準世界500強,把企業打造成為健康、創新、領先的世界一流企業。
對內,五糧液爭當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轉型升級的實干者,以融入全球產業競爭鏈的視野,進一步聚焦酒業、做強主業,大力推進白酒行業的戰略性重組,實施“1+3”產業布局,并推動機械、包裝、物流產業向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方向轉型,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
品牌上,確保五糧液品質的純正性、包裝的一致性、產品的等級性和品牌的辨識度,開發低度化、年輕化及國際化系列,重點打造五糧液高端窖池系列產品,構建全新的、豐富的五糧液產品體系。
渠道上,依托五糧液數字化轉型戰略,全面推進落實“智慧領先”“運營卓越”“百城千縣萬店”三大核心工程,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的“五糧e店”新零售網絡全國布局,加快實施營銷創新,向現代終端營銷、精準營銷轉型。
同時,地處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核心地區的岷江河畔的五糧液,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像呵護生命一樣保護生態環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以釀酒生產為主導,集特色生態、文化體驗、工業旅游于一體的世界級一流產業園區,建成全國白酒行業綠色發展的新標桿。
對外,五糧液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重要場合、重要會議、重要平臺頻頻亮相,不斷詮釋“天地精華、民族精神、世界精彩”的品牌內涵,向全世界講述中國白酒文化故事,讓世界近鄰遠朋,在一杯酒中感受獨具魅力的“五糧文化”,感受源自東方的“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包容文化。
五糧液正積極構建亞太、歐洲、美洲三大國際營銷中心,在全球布局營銷網絡、強化國際定位,引領中國白酒走出去;發起成立國際名酒聯盟,與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百富門、富邑、人頭馬等海外名酒品牌,以及茅臺、洋河、汾酒、瀘州老窖等國內名酒企業,秉承“開放與共享”理念,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弘揚酒文化,拓展市場空間,與國際酒業共同發展。
一瓶酒香了一座城,一瓶酒醉了整個世界。(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楊波 侯云春 編輯 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