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白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國酒”茅臺。茅臺和五糧液,可以說是中國酒業的“雙子星”,兩者分別是醬香型和濃香型白酒的代表。在多年以前,五糧液的光芒也曾一度讓國酒茅臺失色,而如今,無論是業績、市值還是股價,茅臺都是當之無愧的“酒王”,五糧液卻與其差距在變大。
一、同樣都是白酒,味道大不相同
基于釀造工藝(如窖池)等區別,我國白酒主要劃分為醬香、濃香、清香、鳳香、馥郁香、米香、老白干香等七種香型。就香型而言,茅臺獨霸醬香型,五糧液是濃香型的代表。濃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占全國白酒總量的70%以上;同時,這一賽道也是最擁擠的,四川派(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和江淮派(洋河、古井等)商業競爭激烈。
據了解,與獨特的自然環境(氣候、水源、土壤)、文化淵源、釀酒原料、發酵工具等相適應,白酒生產帶有較強的地域性,川南黔北是我國最重要的白酒產區,被稱為“中國酒心”,茅臺(遵義)、五糧液(宜賓)、瀘州老窖(瀘州)等均聚集于此“中國白酒金三角”(屬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酒的生態區)。
二、五糧液和茅臺到底“差”在哪里?
1、兩者的釀造工藝不同。貴州茅臺是醬香型白酒,產于貴州茅臺鎮,有800多年歷史;五糧液是濃香型白酒,產于四川宜賓。
2、酒型與口味。茅臺酒是醬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特點。五糧液是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香氣悠久、口味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特點。
3、產地。白酒的產地對于酒的品質、特色會產生重要影響。茅臺酒是產于貴州省遵義市的茅臺鎮。用水,是赤水河的水,具有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特點,適合釀酒。五糧液產地在中國酒都之稱的四川宜賓。宜賓的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和深厚的酒文化、酒技藝是五糧液成為五糧液的重要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10多年前,五糧液銷量一度遙遙領先于貴為國酒的茅臺,很大原因是其眾多子品牌幾乎輻射到了市場的各個角落。在物質供給遠不如現今這般豐富的本世紀初,一個合適的價格便可買到有“名酒”光環的五糧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2005年成為了兩酒之爭的轉折點:五糧液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開始出現停滯的跡象,茅臺則持續穩定地增長。2005年,伴隨著53度飛天茅臺價格一路飆升,茅臺收獲了11.69億元的凈利潤,超過了五糧液。而同年,五糧液的銷售收入則超過茅臺25億,賺的卻比茅臺少4個億。這僅僅是茅臺的“賺錢能力”初展頭角。
有分析稱,兩者真正拉開差距的原因在于經營策略的不同:目前五糧液共有6個主打品牌,而其中共包含71個繽紛精品,如五糧醇、五糧春、等。而茅臺,還是那個茅臺。從“一曲三茅四醬”到“1+3”戰略,即1個世界級茅臺,3個重點系列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以及賴茅),茅臺的產品戰略始終聚焦酒業的大單品。
五糧液一度依托眾多品類的子品牌大舉擴張,不僅實現了遠超于茅臺的銷量也同時占據了市場的一哥地位,但不加節制地開發亦使得“五糧液”的品牌成分不斷被稀釋,更是打出了“貼牌模式”。這背后更是中國的消費升級造就了這兩大公司在截然相反的產品戰略在不同時期所造就的市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