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醬”醢也,從肉,從酉,酒以和醬也,意思是“醬”字由肉和酒會意而成,表示用酒來拌和肉醬,可見醬從一開始就和酒相關聯的。古人把“醬”看作調味的主帥,孔子曰:“不得其醬不食。”直到今天,醬仍然是人們廣泛使用的調味品,用“醬”這個字命名的茅臺鎮傳統工藝醬香酒,常被人們用于飲用和烹飪,備受矚目。那么,茅臺鎮傳統工藝生產的這種酒為什么被稱為醬香酒呢?這要從一個叫李興發的人說起。
在中國白酒行業,李興發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座里程碑。他成功劃分了茅臺酒香型的三種典型體,醬香、醇甜和窖底。并將茅臺酒的香型命名為醬香型。
據《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志》記載,1956年6月,李興發任茅臺酒廠生產副廠長,曾當選為貴州省第六屆政協委員,1991年任茅臺酒廠技術顧問。作為在茅臺酒廠成長起來的第一代大師級釀酒師,李興發的成就和那個時代茅臺酒廠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
當時,茅臺酒幫出廠酒的勾兌仍固守一貫的傳統方法。大酒壇勾小酒壇,酒齡長的勾酒齡短的,勾兌工藝全憑勾兌師的師承經驗與自我感覺。而每個酒師的經驗積累和感覺又有不同,因而生產出來的成品酒存在著不同的味型風格,急需尋找到一個統一的標準穩定生產質量,成為這一時期茅臺發展首先要解決的時代命題。
1964年,李興發帶領一個科研小組在其師傅老廠長鄭義興的指導下,夜以繼日地從勾兌入手探索出廠茅臺酒品質風格穩定的規律。據李興發家人回憶,那些年,李興發天天泡在酒窖里,研究不同生產房,不同年份,不同軟次的酒。在貯存過程中酒質的變化和勾兌的基本規律。據李興發的兒子李長壽回憶,父親李興發每天下了班回到家,自已在家里還要做各種勾兌實驗,因為醬香酒是有生命力的,可能在某個時候有點變化,要掌握這種變化,才能把醬香酒的口感穩定下來,所以在這段時間勾酒和品酒實驗,要很晚才休息。有時會在凌晨一兩點就起來看勾兌出來的醬香酒有沒有變化。
從生產車間到酒庫,李興發不停地品嘗、勾兌、總結經驗并記錄在一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筆記本上記錄了李興發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記載了李興發勾兌品評茅臺酒的日記。
李長壽說,勾兌的巧妙,不能因為那種其礎酒好就多放那一種,要品嘗1至7軟次酒和老酒,最后拿出一個配比出來,弄出最好的品質來。李長壽回憶說,父親隨身攜帶兩個小杯子,隨時用心去品嘗和研究醬香酒。
功夫不負有心人,1964年,李興發率領的科研小組歸納得出了茅臺酒三種典型酒體,即醬香、窖底香,醇甜。接著,科研小組又按不同的經例,采用任意、隨杯、淘汰等方法,進行數百次以上的勾兌,終于摸索出一定的勾兌規律,能持續穩定地勾兌出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風格獨特酒質完美的茅臺酒。李興發把他命名為“醬香型”酒。三種典型體的確立與醬香型酒的命名,成為茅臺酒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使茅臺鎮傳統釀酒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繼承和發揚。
1965年底,在四川瀘州召開的全國第一屆名酒技術協作會上,李興發科研小組成員季克良宣讀了科研小組的成果《我們是如何勾兌的》一文。正式向業界公布“醬香、窖底香、醇甜”三種典型酒體的發現,引起業內廣泛關注。隨后,國家輕工業部在山西召開的茅臺酒試點論證會上,正式肯定了茅臺酒三種典型體的研立和醬香型的命名。
李興發是真正的大國工匠,是茅臺的集大成者和醬香的發現者,他所發現醬香酒的三種典型體,對中國白酒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茅臺的工藝傳承和企業發展都有承前啟后的里程碑式的作用。這種變革不光是對茅臺、而且對整個中國白酒行業,乃至對世界蒸餾酒的發展都有歷史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