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小酒與巖博村的奮斗故事,隨著人民小酒的走紅逐漸被眾多媒體關注。貴州巖博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留芬也一次次站在臺前,講述她是如何與村民一起開辦磚廠、修建休閑山莊、火腿廠,以及建成小鍋酒廠,隨后擴建發展成了如今的巖博酒業公司。
自2001年被推選為巖博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余留芬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村企合一、共同富裕的路子。從最初的貧困村,到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文明村、示范村”,巖博實現了跨越式的經濟發展。不僅巖博村富了,所聯三個村建檔立卡的440戶貧困戶1088人也全部脫貧。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改革先鋒、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道德模范……諸多榮譽加身的余留芬依舊奮斗在一線,她說:“這些年我得到了許多表彰和褒獎,但其實無論哪一次,都是對我的鞭策。”
然而褪去光環,回顧余留芬從20歲進入巖博村到53歲帶領山村脫貧致富的這34年,她的故事或許能給當今仍然在積極改變和造福山村的人們帶來一定的啟示。
?
“嫁到巖博的那年,我只有20歲”
1988年,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擴大沿海經濟開發區范圍的通知》,決定適當擴大沿海經濟開發區,新納入包括杭州、南京、沈陽等地在內的140個市、縣。在漫長的海岸線上,一批批港口群和城市帶開始崛起,成為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
然而,位于大山深處的巖博村,仍是經濟洼地。
當時貧瘠的巖博村發展落后,村民們大多只能靠著種地養家糊口。由于農業技術不發達,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土地收成極為不穩定,村民們常年為此而發愁。當地流傳著“一年種糧半年飽,有女不嫁巖博郎”的順口溜,這也反映出了當時巖博村落后的經濟狀況。
正是那一年,20歲的余留芬嫁到這個村落里,如大多村民一樣,開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常年辛苦勞作,收入微薄,那種日子是余留芬最懼怕的,她甚至在心里默默地想:“只要不種地,吃酸菜都愿意。”
那時,余留芬的開創精神便初步顯現。當同村的村民仍按部就班守著土地過日子的時候,余留芬就已經大膽地“另謀生路”,開了村里第一家小賣店。擺脫了靠天吃飯的日子,余留芬的小生意越做越紅火。1995年,她將自家的小賣店搬到了大路邊,并在路邊開了一家餐館,日子漸漸好了起來。
村民們發現這樣能夠賺到錢,也紛紛效仿她,在路邊開起了小店。看到小店多了起來,余留芬又開始琢磨新的賺錢法子。一年以后,她關閉了小餐館,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臺相機。當年的相機可是稀有物件,鄰近村寨里能有這么一臺相機可是備受關注,于是余留芬開始靠著走街串寨給鄉親們拍照生活。據她回憶,那時本周拍了照片,下周再把洗好的照片送過去,依靠拍照,一個月便可收入一萬多元,可以說是巖博村最會賺錢的人。
余留芬家里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買了村里第一臺摩托車,更方便在村寨里穿梭。八十年代的自行車,九十年代的摩托車,可是十分稀有的,余留芬一家也成為了村寨里眾人羨慕的對象。
?
從小家到“大家”
到村里的第十三個年頭,余留芬的身份有了轉變。
在村里生活多年,余留芬一家是如何一步一步改善自己小家的生活,村民們都看在眼里。或許是因為余留芬之前就熱心幫助村民,也或許是村民們相信這么一個敢闖敢干的女人能夠帶領全村人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于是經過推選,余留芬在2001年成為了巖博村的村支書。
既然當選,就不能辜負村民們的信任,余留芬開始轉換思維:如何把“小家”的致富經驗合理地應用到村集體中?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俗語形象地說明了交通對于脫貧致富的重要性,余留芬清晰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任職第一周,她便堅持要修出一條通村公路。
沒有資金,余留芬就自己墊付,有村民不理解,她就帶領村干部上門做思想工作。在余留芬這里,似乎辦法總比困難多。
三個月時間,一條將近4公里的公路修建完畢。這打破了巖博村祖祖輩輩被“封”在山里的困境,村民們的熱情更加高漲,先前的質疑聲也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對余留芬的信任。
路通了,村民們的心也通了,但沒有事業做,還是難以脫貧致富。于是余留芬任職第二步,就是找到適合巖博村的產業。
很快,頭腦靈活的余留芬便發現了機會——林場。原來巖博村集體所有的林場承包人管理不善,想要轉手,余留芬意識到林場的木材或許是個搶手的資源,于是她帶著大家去林場數樹,發現不到半數的資源估值便超過23萬。
但想要贖回林場,需要的資金也不少。余留芬又站了出來,想方設法湊夠了預付金,贖回了林場。后來通過合理開發林場,很快還清了貸款,還有了不少盈利。
有了這“第一桶金”,村里的事業越做越強。在余留芬的帶領下,巖博村又先后建立起矸石磚廠、農家樂山莊、小鍋酒廠、養殖場、火腿加工廠等村辦企業,村里的產業日益興旺,村民們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到了2011年,村集體資產超過800萬,村民們也不用再外出打工,開始逐漸回到村里跟家人一起工作、生活。
?
山溝里飄出的酒香
2017年,人民小酒紅了。
而一夜爆紅的背后,實際上是余留芬帶領巖博村抓住機遇,用漫長的埋頭苦干換來的。
2012年,國發2號文件的頒布實施為貴州加快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這是巖博村發展的好機會,幾經商討,村里決定對小鍋酒廠進行大規模改造,采取集體入股、村民入股等多種方式重組酒廠,村民們成為了巖博酒業的股東。
但工程進度剛剛過半,籌集的3000多萬便幾乎用完,村辦企業的部分盈利資金也全部砸了進去。資金鏈的斷裂,讓余留芬覺得“感覺整個世界都空白了”。酒廠是村里發展的全部希望,村民們的血汗錢也投了進去,余留芬要給大家一個交代,但一時間又難以跨過這個坎。
“媽,你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一個堅強的人!”兒子的一句話,讓余留芬重新振作了起來,四處奔走,終于在政府的牽頭下引入企業入資,成功解決了這道難題。
2014年1月,改擴建項目基本完成,一、二生產車間正式投產。
雖然致富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但村民們沒有動搖。有段時間,酒廠長達8個月才發出工資,村民們也毫無怨言。這讓余留芬既內疚,又感動,更加堅定了要盤活酒廠的信念。
后來在一次會議上,余留芬偶然結識了酒業泰斗季克良,在交談中,余留芬提到了巖博酒業,季老說:“有機會一定過去看看。”
2013年,季老真的來到了巖博村,與他同行的還有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助理黃永光。考察之后,季老被巖博人的奮斗精神而感動,他說:“不能讓老百姓的錢打水漂。”于是他接受了巖博酒業的邀請,擔任總顧問。而黃永光也放棄了其他機會,選擇成為巖博酒業的總工程師。
在季老和黃永光的指導下,巖博酒業對釀造技術進行改良。不僅品質有所提升,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清醬”這一獨特的酒體風格。
正是這一系列的努力,成就了人民小酒的“一夜爆紅”。
走紅之后,大家既興奮又慌亂,不知道如何應對。余留芬在這之中卻顯得格外冷靜,面對四面八方涌來的關心與合作意愿,她決定先關起門來討論好對策。在她看來,巖博酒業想要長遠健康發展,決不能只靠這波熱度,在企業發展的轉折點上,更要慎重地走好每一步。
如今的巖博酒業年產能已經達到了5000噸,建成了萬噸存酒庫、5200平方米的多媒體綜合辦公樓、9000平方米的職工公寓樓,體系健全、制度完善,已成為規模化生產企業。今年,總投資4.2億元的“二期10000噸人民小酒改擴建”項目也正式啟動,巖博酒業計劃“十四五”階段實現年產能15000噸,邁向更高的發展層次。
在村辦企業的帶動下,巖博村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2021年,巖博聯村人均年收入超過3.3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20年前閉塞的小山村已經完全換了模樣。
但余留芬仍守著初心,“路上可能還會遇到荊棘,但我相信一切也都會與美好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