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酒局是不可避免的活動,人在閑下來的時候,總會想著找幾個朋友一起聚聚,談談心喝喝酒,但很多朋友經常喝完酒以后,到家又是喝水,又是吃飯,有時自己也很納悶,剛從酒局上吃飽喝足回家,剛到家就又渴又餓。其實很多人都會有同感:為啥喝酒越喝越餓呀?
一.酒精有別于其他食物的消化分解過程
我們都知道,葡萄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且不含脂肪,然而作為熱量的組成形式之一,酒精的存在也令葡萄酒不可避免地具有相當的熱量。不過,也正是酒精這種有別于其他的熱量存在形式令葡萄酒在機體中的消化過程有別于其他食物。
一般而言,我們的機體會第一時間分解所攝入的酒精,接著才會分解糖分、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物質。因此,在空腹飲酒或飲酒過量的狀況下,機體就會優先分解酒精,這也是我們機體的一個自我保護功能。不過,最先分解酒精導致的結果之一就是我們會感覺越喝越餓。
二.越喝越餓的原因
1. 血糖降低
我們的身體會優先代謝酒精,而身體在代謝掉所有酒精前,是不會把注意力分散在消化食物上的。結果就是,神經會向你的大腦傳送"沒有食物在消化"這條信息,大腦相應地就會發出反饋,讓我們的身體產生對高熱量食物的欲望。
2. 下丘腦被“灌暈”
酒精會對大腦的下丘腦產生短暫性影響,令你感覺到饑火中燒,同時又便意難忍。下丘腦在大腦發育的早期形成,屬于比較"原始"的大腦構造,位于人類的腦干上方,面積很小,屬于神經系統的操控中心,從性沖動、體溫調節到青菜蘿卜各有所愛都是它說了算。
國內外包括普林斯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的研究均表明,下丘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我們對食物和酒精的渴望。
三.越喝越渴的原因
酒精是一種利尿劑(Diuretic),也就是說,酒精會增加你在排尿時排除掉的身體的水分。通常而言,隨著脫水癥狀的出現,你的大腦垂體會釋放一種激素,引導身體留住水分,防止繼續脫水。不過,酒精會妨礙這種激素的釋放,因此你的腎臟會排除比正常水平更多的水分,最終導致嚴重的脫水,因此喝完酒后會感覺到口渴乃至眩暈、乏力、肌肉抽筋等嚴重癥狀。
哪些酒更容易導致脫水?
根據2010年發表于《酒精與酒精中毒》期刊的一篇文章,酒精含量對于脫水狀態的影響至關重要,一般來說,酒精度低于2%的飲料并不會導致任何脫水癥狀,而酒精度一旦高于4%就會引起利尿作用。因此,含有大量水分、同時酒精度較低的啤酒比較不容易導致脫水,而高酒精度的烈酒如龍舌蘭(Tequila)等則剛好相反。
此外,顏色較深的酒,如蘇格蘭威士忌(Scotch)和紅葡萄酒,含有一種叫做Congeners(有效雜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在酒精發酵過程中產生,含量越高則越容易引起宿醉。換句話說,紅葡萄酒雖然酒精度含量較低,但是相比伏特加(Vodka)等無色的烈酒更容易導致酒后的宿醉癥狀。
四.如何預防饑渴,健康飲酒
1. 飲酒前宜吃點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食物能長時間維持我們機體的熱量需求,因此在飲酒之前攝入一些高蛋白食物就讓我們在飲酒后的饑餓感降低。所以在飲酒之前喝一杯牛奶的做法是值得推薦的。2. 飲酒不宜過量
每個人的酒量不同,因此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酒量到底如何。一般來說,成年男性的葡萄酒日攝入量不超過3-4杯,而女性的葡萄酒攝入量最好不超過2杯。
3.避免喝酒的時飲用碳酸飲料
一般來說,喝下去的酒20%由胃吸收,80%由腸吸收。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得胃壁細胞內的酶活性增強,從而破壞胃黏膜屏障,同時它的刺激使得胃酸分泌增加,增加的胃酸可透過被減弱的保護屏障侵蝕胃壁。
碳酸飲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還會迫使胃跟小腸之間的幽門開放,讓酒精更快地進入小腸,而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使酒精迅速擴散到全身。
4. 飲酒后宜多喝水
很多人都說食物的醒酒效果不錯,因為食物能像海綿一樣吸干機體內多余的酒精。但事實上,食物僅能減緩酒精的分解過程,酒精還是會停留在機體內等待肝臟慢慢分解。因此,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加速酒精盡快排除體外才是正確的醒酒方式。而最有效最健康的醒酒方式就是大量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