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國酒近4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這是一條企業不斷靠近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快與更好服務的模式演變過程。
20世紀80~90年代價格放開之后帶來了整個中國酒類產能的快速擴張,解決了老百姓“有酒喝”的問題;21世紀初從批發制向經銷制,甚至是直營化快速轉變,則是解決老百姓“有酒買”的問題;而當下伴隨著酒類互聯網與體驗經濟崛起,則是在滿足消費者對于酒類文化品質需求,也就是解決老百姓“喝好酒”的問題。
中國酒的這種模式變化,與中國酒類消費和人口結構、國民生活水平有著直接關系。作為例證的是,2004年~2013年中國酒的“十年黃金期”,是伴隨著中國經濟體量高速增長的結果,其直接推動力是20世紀60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人口在這一時期進入消費頂峰,這背后是人口紅利在經濟增長中的消費釋放。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酒類消費市場面臨著產能過剩、消費多元化等情況,在行業整體產量不斷下降的情況下,消費價格與消費結構卻不斷攀升,整個酒類消費品牌化與品質化進程加快,名酒勢能走強,產區品牌開始崛起,其背后是酒類消費者追求品牌調性、品質價值與產品的場景匹配度等新需求所帶來的行業變化。
中國酒全面進入體驗時代的最大特征是消費者由“被動消費”變為“主動消費”,這是一種消費主權的回歸。對于多數消費者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或者說選購渠道的限制,傳統酒類消費行為實際上是種有限消費,消費者偏好取決于從眾選擇與渠道推介,雖然這依然是目前市場主流的銷售方式,但可以預見的是,由于互聯網抹平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差,網購帶來購買便捷性大幅提高,消費者的這種“環境被動”正在轉變為“個人主動”,消費者不再輕易盲從群體選擇,而是根據個人的真實用酒需求來選購產品,基于品牌、歷史與渠道的廠方優勢正在逐漸向以文化、格調與體驗為核心的個人偏好過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伴隨著80、90后等新生代消費者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近幾年大量的時尚與個性化酒類產品發展迅速。
如果說上個時代的競爭核心是產品數量與渠道便捷,那么,當下中國酒類競爭的關鍵詞則是“消費者體驗”。具體到中國酒的實踐層面,首先,消費者體驗主要體現在文化與品質兩個層面,中國酒作為中國民俗社交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品牌文化與產品風格在不同用酒場景中的價值存在差異性,這些為企業基于用酒場景的體驗來創造消費者價值提供了可能性;而品質則是消費者對于中國酒的各種概念的理解與認同程度,主要體現在企業對于環境的稀缺性、產品風味偏好,以及工藝傳承性的消費者教育工作,這些都是體驗時代品牌塑造的核心內容。
其次,中國酒的體驗并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企業通過參觀、品鑒與創意互動來調動消費者的主觀感受,并且形成新的品牌與產品認知的過程,無論是品牌定位、品質特色,抑或是產品用途,可以說,體驗式營銷能夠大幅降低消費者接受門檻,通過消費者親自參與在社群層面形成自發傳播與消費,這種“自營銷”是中國體驗式營銷的高級形式。
最后,中國酒進入“體驗時代”將會促進中國酒行業的產業升級與發展,消費升級趨勢下,當價格、渠道不再是限制消費者選擇的障礙,那些文化代表性強、品質優秀的品牌都會擁有自身的消費受眾,從而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中國酒也才能真正地呈現“各美其美、各具其美”的行業格局。
作者蔡學飛系知趣文創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