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中國是待客之道,是情誼和禮儀的寄托,因此從古至今約定俗成了許多喝酒的規矩。懂規矩,酒桌上便能順風順水,要是不小心犯了“忌”,就會傷和氣,誤事情。
酒要滿:據說古代“酒中下毒”是常用伎倆,大家滿酒碰杯溢出,便可表明酒中無毒,放心暢飲。這個習慣延續了下來,并演變為斟滿酒象征著敬意和誠意,即便灑落一些在外,也不礙事,反倒使得席間酒氣四溢。當然,也有一些地方忌諱把酒斟得太滿,那樣會讓客人沒法端杯,顯得失禮。
杯子有高低:敬酒碰杯時,晚輩的杯子要放低,低于長輩的酒杯。同理,下屬的杯子也要低于領導。但如果你是長輩或領導,就要有意識地別把杯子放太低,否則別人就尷尬了。
先聽后干再吃:一大家子聚會時,通常的講究是長輩先說祝酒詞,大家一飲而盡頭杯酒后再動筷子。工作伙伴的重要聚會時,也最好是領導最先提酒、致辭,大家干杯之后再落座吃飯。
敬酒有講究:給別人敬酒時,要先墊上一句:“我干了,您隨意”,顯得有誠意,也不強人所難。別人來給你敬酒,最好不要直白地拒絕,要講明不得已的緣由。在有些地方,如果席上有長輩,開席后要先給長輩們敬酒,一杯下肚后要給長輩夾上一筷子菜。另外,不能讓客人的酒杯空著,一看到對方沒酒了,就要斟上。
幾分清醒幾分醉:喝酒不可太醉,免得說胡話,顯丑態,萬一失言失禮,就難免令人生厭了。當然,如果過于拘泥,沒有要喝個痛快的樣子,也顯得不夠真誠。微醺,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對人對己都好。酒桌上,畢竟都是親朋好友,同窗同事,人情世故都在一杯酒里,喝酒就如平時做人做事一樣,得體且有分寸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