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首席記者 楊孟涵 華夏酒報訂閱號 今天
在疫后復工的特殊時刻,今年全國兩會的召開備受矚目。從《政府工作報告》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提案,無不牽動著各行各業的目光。
認真研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有不少內容惠及酒類企業,比如減稅降費、推動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多措并舉擴消費等等,為釀酒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01
減稅降費與穩定消費同步推進
全國兩會上有關降稅費與穩消費的信息,給釀酒行業帶來積極影響。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減稅降費”,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這無疑會帶來正面沖擊。在業界看來,生產端的“減稅降費”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也提高了競爭活力,這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是疫后復興還是長遠發展都有著積極影響。
實際上,兩會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和相關建言也都涉及于此。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主席何曉勇建議,將國產葡萄酒由工業產品列入農產品范疇,取消10%的消費稅,結合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實際,逐步降低葡萄酒增值稅稅率,降低國產葡萄酒稅負成本。除此之外,還應實施減稅降費等差異化政策,將西部釀酒葡萄基地建設列入專項給予扶持,進一步支持葡萄酒產業品種選育、栽培技術、釀造工藝、生產裝備、衍生品開發等基礎性應用研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葡萄酒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張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洪江也呼吁,減免葡萄酒產品消費稅,大力推動葡萄酒產業發展,這將有助于種植業、機械、包裝等多個相關產業并行發展。
周洪江表示,去年張裕在國家降費減稅的基礎上,稅負達到22%,和歐洲以及國際上產葡萄酒的國家最高稅負相比,也是較高的。而在世界上主要葡萄酒生產國,葡萄酒作為農產品,享受著多種農業補貼及優惠的稅收。與之對比,國內葡萄酒生產企業僅釀酒葡萄的成本已接近或高于進口葡萄酒原酒的價格。
不止是葡萄酒生產企業,預計降稅費的相關措施也會惠及白酒生產企業,這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也有利于拉動消費。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要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要多措并舉擴消費,適應群眾多元化需求。
業界認為,降低稅費與推動消費回升,對酒業來講是兩大利好,前者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而后者則事關企業的發展動力。
02
農業與扶貧守護酒業基礎
除生產端和消費端均有關注之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于農村扶貧也有著相當的篇幅,而這也與酒業息息相關。
實際上,作為傳統農業大國,中國酒業植根于農業。發展農業經濟、實施扶貧幫困,也在一定程度上守護了酒業的原料基礎,為其長遠發展夯實了根基。
《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脫貧攻堅”的內容中提及,“加大剩余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
白酒、葡萄酒產業鏈都涉及農業種植業,與扶貧相關。
就葡萄酒而言,我國葡萄酒生產涉及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該產業對促進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穩邊固邊,以及滿足和擴大居民消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洪江以煙臺朱橋鎮為例,來說明企業扶貧的帶動作用。
張裕在當地建有8000畝的種植基地,周邊的6個村,其中有4個村最初都比較貧窮,村里沒有公共收入。張裕種植葡萄的土地從農民手上流轉以后進行租用,同時企業雇傭當地的農民來打工。農民一方面有租賃土地獲取的收入,另一方面還有打工賺取的日常收入。現在,僅僅通過種葡萄這一個環節,這4個貧困村都已脫貧。
全國人大代表、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也同樣強調了白酒產業對于扶貧的作用。對于結對扶持對象,茅臺始終用心謀劃助力道真縣脫貧摘帽。4年多來,茅臺派出了60個基層黨組織、4500余人,深入48個貧困村,累計投入近3億元。在基礎設施、食用菌種植、高粱基地建設、危舊房改造、人員技能培訓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道真縣于去年實現了摘帽清零。
今年茅臺方面計劃再調整1萬畝高粱種植基地,以更有力的措施進一步鞏固道真脫貧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返貧情況。
茅臺還分別在仁懷、習水、播州、務川、金沙等地,建設了高粱種植基地,促進當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帶動12萬農戶增收。
可以看出,酒企擴大生產基地、種植基地,對當地扶貧會起到直接作用,而國家今年倡導的脫貧攻堅,也同樣有利于這些企業穩固生產根基,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03
產業升級與揚帆出海
產業升級、創新,也同樣是今年兩會中的關注重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將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5G應用。
北京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程萬松表示,自2019年以來,大型酒企陸續發布釀酒基地智能化改造的計劃,酒類企業的工業信息化改造將在2020年迎來一次“互聯網+”的風潮。2020年是5G商用起飛的元年,酒類以智能化為主題的產業升級,需要深入了解5G商用的特點和技術邊界,把構想落到實處。
他認為,新基建將助力5G商用的快速推廣,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酒類商品的消費場景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不過,新基建與傳統的基建模式不同,商用的價值比較大,投資回報比較快,因此商業資本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酒業專家田卓鵬認為,疫情加速了數字化步伐,在國家大力推動5G、新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背景下,酒業也將加快構建全域新零售,工業互聯網,IoT(物聯網)等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升級。
在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拓展“一帶一路”,實現酒業的國際化,同樣是政府以及兩會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洋河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薇今年的兩會議案,聚焦老齡化社會及白酒產區建設,提出《關于強化中國白酒產區建設,打造飄香世界的中國名片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生產基地副總經理余東則建議,找準方向,用國際化思維找準切入點和方法,更有效地傳播中國文化,鼓勵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
在疫后復興的關口,是酒業通過國際化提升產業地位的重要機遇,白酒面向洋酒的國際化競爭格局基本已定,葡萄酒同樣有著走出國門的動力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