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醇收購事件引發各路媒體報道,為企業賺足了眼球,但這種營銷方式也受到外界質疑。“只見造勢,不見結果,貴州醇到底是在收購還是在作秀?”
9月7日,貴州醇董事長、總經理,枝江酒業董事長、總經理朱偉在其今日頭條自媒體平臺發表言論,暗示貴州醇收購對象為某大型基酒企業。至此,這場由朱偉一手導演的營銷大戲已持續一個月之久。
一個月來,貴州醇收購事件引發各路媒體報道,為企業賺足了眼球,但這種營銷方式也受到外界質疑。“只見造勢,不見結果,貴州醇到底是在收購還是在作秀?”不少業內人士向《華夏酒報》表達了內心疑惑。
有觀點認為,貴州醇從公布三條收購標準,到披露企業所在產區,再到回應外界質疑、辟謠收購擱淺傳言,整個事件爆點十足,但這樣有節奏的收購難逃“炒作”嫌隙。
“貴州醇借收購進行炒作來賺取熱點和流量,這本無可厚非,但這種炒作無法聚焦到企業的核心戰略‘真年份’上,有本末倒置之嫌。”有營銷人士認為,貴州醇并購企業和產品品質提升之間并沒有必然聯系,至多能體現企業的發展抱負,對產品銷售的意義不大。
該人士還指出,貴州醇借收購進行炒作很容易帶跑其他企業的節奏,“貴州醇靠類似的方法短時間提高了品牌曝光,其他企業怎么辦呢?市場上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都面臨品牌力不足的問題,如果大家都這樣聚焦營銷套路,產品的品質誰來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又從何談起?”
《華夏酒報》發現,由于遲遲不公布收購結果,不少網友也對收購事件產生質疑。
在朱偉自媒體評論區,有網友將這一事件比喻為:“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還有網友調侃稱,貴州醇這次收購聲量很大,戰線很長,“最后千萬不要‘雷聲大,雨點小’。”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給出了相反的觀點。
某經銷商向《華夏酒報》表示,單從品牌傳播的角度來看,貴州醇這次收購已經達到了目的,“聲量不是一般的大,最近不少做醬酒生意的朋友都在討論這件事。”
該人士結合自己多年從業經歷表示,白酒行業里無論講品質、講工藝還是講產區,歸根到底大家都是在講故事,貴州醇這次收購就是在向外界講一個醬酒企業產能躍進的故事,“萬噸產能、赤水河流域、醬香基酒供應商,這些標簽色彩明顯,就是貴州醇下一步進入醬酒頭部序列。”他還認為收購和炒作二者不沖突,“借一場收購給品牌樹立起正面形象,何樂而不為呢?”
盡管借收購進行營銷帶來的爭議不小,但這一方式也確實為貴州醇帶來可觀的品牌曝光度。《華夏酒報》發現,無論百度指數還是微信指數,“貴州醇”相關搜索量一個月來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微信搜索指數9月9日單日上漲215%,遠超不少醬酒知名品牌。
“貴州醇借收購進行炒作不管利弊與否,都為行業提供了一種營銷上的新思路。”有行業專家認為,白酒行業相較于其他行業偏保守,這也是亟待改變的狀況,“營銷的方式其實很多,也許其他企業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從廣告轟炸這種老方式中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