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 華夏酒報
張武舉認為,正是從第一屆評酒會開始,中國酒業正式邁入由“中國名酒”引領行業發展的時代,開創了“中國名酒”時代······
202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迎來70周年。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在北京舉行,包括白酒、黃酒、葡萄酒、果酒等103個酒樣參評,最終評出八大名酒。
張武舉,我國著名白酒專家,第四屆、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中國食藥促進會白酒專家委員會委員,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近日,就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的有關話題,《華夏酒報》記者專訪了張武舉。
百廢待興時期的評選
相關史料顯示,1949年全國飲料酒總量為15.62萬噸,其中白酒10.8萬噸、啤酒0.7萬噸、黃酒2.5萬噸、葡萄酒0.02萬噸、果露酒1.6萬噸。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如何提振酒業?如何讓百姓吃得飽飯又喝得上酒?成為政府一直尋找解決的答案。
著名白酒專家,第四屆、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張武舉
“查閱了好多資料才了解到,1952年,我國GDP為679.1億元,人均GDP119元;這一年我國飲料酒總量是23萬噸,雖然比1949年增長了不少,但用當時的4億多人口來平均,數量還是顯得非常渺小。”張武舉翻閱著自己查找并記錄的相關歷史數據對《華夏酒報》記者說,為此,國家想了很多辦法,希望能多出酒、出好酒。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國家決定舉辦評酒會。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于1952年秋舉行,是在當時財政部中央稅務總局下轄的華北酒類專賣公司召開的全國酒類專賣會議上。彼時,中央稅務總局負責管理全國的酒水,各地區成立酒類專賣公司,在中央專賣事業總公司還未成立前,華北大區的酒類專賣公司代行中央職責,公司駐地就在北京的大佛寺。
“那時期我國釀酒工業尚處于整頓恢復階段,當時酒類的生產由國家專賣局進行管理。”張武舉言道,第一屆評酒會是1952年舉辦,1953年公布評選結果的。
據資料記載,1952年召開的全國酒類專賣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屆專賣工作會議。會前收集了來自全國的白酒、黃酒、果酒、葡萄酒酒樣103種,由每個地區參加會議的酒專賣干部攜帶而來,在專賣會議后期進行評酒。在103種樣品中,白酒19種,葡萄酒16種,白蘭地9種,配制酒28種,藥酒24種,雜酒7種。當時沒有啤酒樣品參與。
第一屆評酒會上,評酒化驗的分析地點放在了稅務總局北京實驗廠的研究室(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籌建于1949年5月的北京實驗廠,是當時北京唯一新建的白酒廠,其目的就是建成一個集生產、技術、操作機械化等方面都比較先進的白酒生產樣板廠,逐步改進國內白酒生產的笨重體力勞動,進而解放勞動力,以科學管理代替舊式傳統操作。建設實驗廠的同時積極籌建研究室,以期開產之日能對白酒生產的全過程進行跟蹤分析、尋找數據,用數據分析替代老師傅的手控、腳踢等經驗操作。”張武舉介紹道,有大量資料熟練的酒類分析檢測,是把檢測工作設在這里的主要原因。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共評出全國名酒白酒類四種:茅臺酒、汾酒、瀘州大曲酒、西鳳酒;全國名酒黃酒類一種:鑒湖紹興酒;全國名酒葡萄酒、果露酒類三種:張裕金獎白蘭地、紅玫瑰葡萄酒、味美思,值得一提的是,這三款酒均為山東煙臺張裕釀酒廠的產品。
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
我國白酒工業基礎的奠定始于1949年至1959年10年間,如今的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等名酒廠,基本都成立于這段時間,自此,全國的釀酒作坊不斷合并成國營釀酒廠。
“20世紀50年代,中國實施計劃經濟體制,那時酒廠運作模式十分簡單,酒廠只負責釀酒,原料采購和酒類銷售都由專門部門負責。其釀酒方法和現在也不一樣,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酒廠的釀酒工作都屬于重體力勞動,出窖、上甑、貪涼、出甑、入窖,都是人力手工完成。譬如說原料的破碎,當時是用驢拉磨來實現的。”張武舉介紹,這是那個時期白酒釀造的主要方法,也是20世紀50年代大力發展白酒的原因之一,入門簡單,無技術要求,吹糠見米,有助于原始資金的積累。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為參賽產品設定了四條入選條件:一是品德優良,符合高級酒類標準及衛生指標;二是國內獲得好評,并為全國大部分人所歡迎;三是歷史悠久,在全國有銷售市場;四是制造方法特殊,具有地方特色,不能仿制。“已故白酒泰斗、首屆評酒會專家評委高月明老人家告訴我,就是這四條,把絕大多數白酒品牌都擋在了門外。”張武舉回憶說。
新中國成立初期,除少數已經完成公私合營的酒廠外,大多都是前店后廠的作坊式經營,產能非常有限,即使當時產量最大的汾酒,峰值年產能也僅有200噸左右,因此沒有幾款酒可以做到在全國有售。
張武舉認為,由于第一屆評酒會的歷史局限性,不但參賽的酒廠數量不多,而且沒有統一產品檢測評比的項目和規范,也沒有規范檢測方法。“基本是根據市場銷售+化驗指標進行評選,缺乏口感嘗評。”張武舉解讀,也就是說,并不是靠基本的色、香、味獲勝,更多的是在當年糧食短缺的歷史條件下,誰產能多賣得多,誰就能獲獎。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是在準備工作和條件較差的情況下舉辦的,雖然有歷史的局限性以及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但是,評選出的八大名酒對推動生產、提高產品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為以后的評酒奠定了良好基礎,樹立了基本框架,開創了我國酒類評比歷史的新篇章,為我國酒類評比寫下了極為珍貴的一頁。
“首次公布的八大名酒稱號,在當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震驚與喜悅。老百姓知道了什么是名酒,名酒在市場的聲譽大大提高,銷量猛增,企業積極擴產,酒界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張武舉表示,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的歷史意義還不僅僅于此,其還為中國白酒奠定了香型根基,開創了中國名優酒時代,并且其影響力一直延續到70年后今天的酒業市場。
在張武舉看來,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白酒的四家獲獎企業,除了品牌和產品在全國一炮而紅以外,對早期香型的劃分也起到重大影響,為中國白酒三大香型奠定了牢固的根基,濃、醬、清的瀘州、茅臺和汾酒直到現在依舊是中國三大香型的杰出代表。
張武舉認為,正是從第一屆評酒會開始,中國酒業正式邁入由“中國名酒”引領行業發展的時代,開創了“中國名酒”時代。
“承載著傳統文化、傳統釀酒技藝以及承載著美酒品質不斷升級并極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中國名酒,70年來對行業有著極大的創領與貢獻。”張武舉認為,名酒,是科技飛躍的創領者、是生態釀造的踐行者、是品質升級的開拓者、是品牌形象的塑造者、是文化傳承的守望者、是白酒國際化發展的推動者。
在張武舉眼里,第一次全國評酒會還直接影響了名酒廠未來70年的市場。
張武舉表示,雖然距離首屆評酒會已經過去70年,但其在市場上的影響依舊強烈而鮮明。醬香型領域,茅臺酒一枝獨秀、一騎絕塵;濃香酒雖然百花齊放,但瀘州老窖依然牢牢占據一線梯隊;清香型酒中,汾酒穩坐頭把交椅;而西鳳酒雖然稍遜前三家的市場,但其歷史地位在業界備受公認。
“即便承擔參賽用酒統計、收集、化驗的北京試驗廠,如今都發展成為白酒行業的釀酒大家,產品雖沒能躋身國家名酒行列,但紅星二鍋頭的稱號在我國白酒界絕對是響當當的存在。”張武舉坦言。
作為東北籍白酒專家,張武舉認為,第一屆評酒會為東北酒樹立了榜樣,推動了東北酒的生產熱潮,提高了東北酒的產品品質。
“1949年,全國白酒產量10.8萬噸,東北白酒總產量占其30%還多。20世紀50年代,東北是我國的經濟和工業重心。這一時期的酒廠是東北主要的輕工業之一,‘東北燒酒’在國內的名氣很大,擁有近200個縣市的東北,每個縣至少有一家酒廠。”張武舉接著介紹,受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的影響,1963年的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東北地區共有黑龍江省的龍濱酒、哈爾濱老白干、一面坡香梅酒,吉林省的長白山葡萄酒、通化葡萄酒,遼寧省的凌川白酒、沈陽山楂酒、中國熊岳蘋果酒八個品牌獲得國家優質酒稱號,約占第二屆評酒會27種國家優質酒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