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為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核心發祥地,一部河南史可以說等于半部中國歷史,一部豫酒史也可以說相當于半部白酒歷史。
據考證,汝陽縣蔡店杜康村就是當年杜康的釀酒之處。而且無論是杜康還是儀狄的白酒起源傳說,甚至是賈湖出土的酒都在河南,所以河南不僅是喝酒大省,酒文化也是全國最有系統的一個省了。
小編一個廣東人,還記得初次去河南,與河南人喝酒的時候,就被他們的酒桌規矩弄的暈頭轉向,感覺學成了他們這套精湛的喝酒技術體系,回來都能考個精算師,真的一點都不夸張。
在河南,如果兩人喝酒,請客的喝一杯,被請的至少喝三杯,相信有很多作客河南的朋友也經歷過未上席就被幾個人“請”得滿肚子酒的情況。
而且還要同飲前三杯,即在大家互相敬酒之前先喝頭三杯酒,接風酒還要敬一個端兩個。有些地方,還會按照香煙盒的三個不同高度來給酒杯倒酒,比如立正、稍息、臥倒,不同高度我都喝過,如果是大杯的話,可以分三次喝完,如果是小杯的話,則需要滿飲三杯。
在河南敬酒也很講究,不同在廣東“干”就完事了。河南人敬酒以見底為敬,在向客人敬酒前需要將杯中酒喝完,然后由敬酒者倒滿,兩人捧杯一飲而盡。
端酒的時候姿勢也不能隨意,敬酒者恭恭敬敬地雙手捧酒,瀟灑走到客人座位邊,站立在客人的座位旁,向客人表達祝福或感激之意后,再將酒高高奉上,才算上道。
河南的酒席,無魚不成宴,但你要說他們有多愛吃魚并不準確,因為不管是他們最鐘愛的黃河大鯉魚,還是什么品類的魚,上了酒桌都是算喝酒數量的下酒菜。
所謂“頭三尾四背五肚六”,即魚頭喝三杯,魚尾喝四杯,魚背喝五杯,魚肚喝六杯。你只要看到桌上有魚,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該坐什么位置好了。
一般就是魚頭對著主陪,主陪喝三杯酒;尾四由副主陪來喝,喝四杯酒;魚背對著副主賓,喝五杯酒;魚肚對著主賓,必須喝六杯酒。
而且一條魚身上每個部位還有著不同的寓意,不懂的話少喝了或者會錯意可是會丟臉的。
魚眼睛夾給哪個人,就是“高看一眼”他,喝三杯。魚臉(魚鰓)夾給誰,就是“賞個臉面”,那就要賞臉喝兩杯嘛。背脊方向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別人照顧你了,助你“一帆風順”,三杯少不了。
魚翅雖然我們平常不怎么吃,但也值三杯!因為魚翅夾給誰即為“展翅高飛”。魚肚,從魚肚子里夾出的肉送與誰意為“肝膽想照”,兩個人要同飲2杯,即值4杯。有時人多湊熱鬧,被夾了魚肚皮的人還會被指定“心腹之人”,這個分量值多少杯小編就不清楚了,畢竟沒人給我夾......
很多人都說山東人酒量全國第一,但相信很多河南人會不服,畢竟山東人愛喝啤酒,河南人愛喝白酒,沒有battle過真的不好說。
總的來說,小編更喜歡和河南人喝酒,雖然他們有著自己的一套規矩,但在敬酒時肅敬歸肅敬,即便拒絕也不算失禮,都能表示理解。
河南人大氣且憨直,酒文化有規矩且包容,喝酒之后也很有風范,別的省喝酒吹牛發酒瘋,河南人大部分都能回到自己的家,然后一頭栽倒床上,呼呼大睡等到天亮。
五千年的酒文化淵源于歷史久遠的禮文化,彰顯了河南人的待客之道和為人之道,來到河南的人,都會被河南人的溫情與真誠打動,這也許就是河南酒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