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首席記者 楊孟涵 華夏酒報 今天
今年11月底,宿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宿遷市酒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明確提出“力爭全市規模以上酒產業營業收入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達到320億元、400億元、500億元”,打造國際頂級的濃香綿柔型白酒產區。
此前,遵義、宜賓、瀘州這三大產區所在的地方政府,也都推出了類似的產業政策,以求推動以白酒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建設,打造優勢產區。
一系列行動計劃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發展白酒經濟的雄心。在原有產業基礎、新推產業政策、發展路徑各不相同的情況下,影響產區發展的因素還有哪些?
依托名酒,產區建設提速
在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這四大白酒企業一路高歌的同時,其所處的產區也被充分帶動,形成了集聚效應。而地方政府的順勢利導與主動建設,也讓其背后的遵義、宜賓、宿遷、瀘州四大產區,成為行業的焦點所在。
大規模建設白酒產區的政策源于酒業調整期——2012年后,波動的酒業經濟不止為行業本身所重視,也引發了地方政府的重視。
2018年前后,區域性品牌較為聚集的魯、豫、遼、湘板塊,均陸續出臺了以政府、地方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主導的“省級白酒振興計劃”。
依托一流企業的部分產區,也同樣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推出相關建設計劃,形成圍繞白酒核心、涵蓋包裝、文創等一系列衍生產業的發展規劃。
在茅臺奔“千億”的同時,其背后的遵義大產區同樣形成了更為宏大的建設計劃:《白酒產業振興計劃》《遵義市打造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工作方案》等一攬子產業發展計劃。《遵義市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建設中期規劃(2018~2025年)》正在編制之中。
遵義產區的核心目標,是全力打造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全省首個千億級產業、全國首家千億級白酒企業、“中國醬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到2025年遵義市白酒產能超百萬千升。今年6月,遵義市委五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把遵義全力建設成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
瀘州方面則發布了《瀘州市千億白酒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市白酒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其中,瀘州老窖股份公司要營收要達到300億。
宜賓推出了《關于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1年,宜賓市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1500億元,稅收200億元,培育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的企業10戶以上。
體量之外,培育后備企業成重點
盡管地方政府產業政策的推出時間大致相同,但由于此前工業發展程度不一,所處地域環境不同,這四大產區擁有不盡相同的競爭優勢。
“千億產區”這一概念,似乎成為四大產區競相追逐的目標。不過以目前的發展程度而論,有部分產區走在了前面。
2017年,宜賓產區突破千億大關,隨后更是一路領跑中國白酒產區。數據顯示,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主營業務實現1137.74億元,占宜賓全市GDP的56%,占全省白酒產業營收的47.96%,占全國白酒營收的21.21%。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大產區之中,除了核心一線企業之外,都有著其他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落差較大的問題。為此,按照不同的體量培養后備力量成為了共同的選擇。
遵義方面,2018年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企業僅有茅臺集團1家,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企業包括習酒公司(隸屬茅臺集團)、金沙酒業、國臺酒業3家企業,銷售收入在5億元以上的企業主要有青酒、酒中酒等。
根據《瀘州市千億白酒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瀘州老窖股份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億元,力爭達到300億元;郎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主營業務突破200億元;川酒集團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園區實現年產值和服務性收入近800億元。
瀘州地方政府還對這一戰略目標進行了分解:按照年均營收增長12%的速度,在2018年,三駕馬車之中,瀘州老窖達到140億元,郎酒達到100億元,川酒集團達到50億元。
支持這三大企業之外,瀘州市還著力培育其他中小型酒企,以期形成20億級的仙潭、10億級的玉蟬、沈酒、巴蜀液,5億級的山村、名泉、羽豐桂康和若干戶1億級酒類企業梯隊。
宿遷方面,同樣提出培育企業梯隊,支持“洋河”“雙溝”由“中國名酒”發展為“中國名片”,打造3個國內知名品牌和一批區域性優勢品牌。同時,精準扶持、重點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
預計到2021年,宿遷新增酒產業營業收入超400億元企業1戶,超10億元企業1戶,超億元企業3戶,規模以上企業9戶。
政策與平臺并行,競爭向多維擴張
產區建設過程中,除了此前已有的工業基礎與區位優勢之外,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成為其發展的重要一環。而一些新產業平臺的出現,也對產區的發展模式與發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
記者注意到,在打造產區的過程中,地方政府都出臺了諸多政策,意圖給予產業助力。但是在具體支持力度上則各有不同。
《宿遷市酒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中,提及了地方政府將會給予財稅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并提及“對釀酒企業規模發展、科技成果轉化、兼并重組、技術改造、綠色化改造、股改上市、標準體系建設等按相關政策予以獎補。釀酒企業用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費用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加計扣除政策。”
宿遷地方政府的獎勵政策具體的標準與額度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宜賓方面,很早就提出了被外界稱之為“真金白銀”的產業政策。
例如2018年推出的相關政策中,宜賓方面提出,為鼓勵當地白酒企業上市融資,地方政府將對在主板上市的白酒企業,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補助;在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或境外上市的企業,給予一次性300萬元補助;在新三板掛牌并成功融資的白酒企業,給予一次性80萬元補助。
基于培養人才的目的,宜賓方面還推出對獲得“釀酒大師、白酒大師、品酒大師”等不同稱號與資質的行業拔尖人才予以現金獎勵的政策。
此外,宜賓還欲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在已設立5000萬元酒類(食品)專項資金基礎上,每年按20%的比例增加投入。
盡管有業界人士表示“讓市場的歸市場”,對政府的助力效果提出質疑,但是在資金與財稅政策的支持下,產區的建設速度無疑會大大加快,讓其在有限時間內獲得一定的優勢是毫無疑問的。
有著地方政府與國資背景的一些產業平臺也在逐步形成,這對于未來產區的發展模式也產生了重要影響。2017年,由瀘州市政府牽頭、四川省商業投資集團參與組建的川酒集團,已經一次性整合了135家當地酒類生產企業,此后,川酒集團還將整合目標投向宜賓,形成了跨區域兼并的態勢。
這意味著,在地方政策、國資投入、新型平臺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未來的產區發展模式將朝著多維度發展,而產區間的競爭,也同樣朝著多維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