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 10:26:53 來源:《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
7月16日,中國酒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受疫情影響,我們無法像往年一樣共聚一堂,今天我們通過線上+線下這種特殊的方式舉行此次大會,首先我對現場和線上參加此次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特別的問候和感謝!現在我代表第五屆理事會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中國酒業發展回顧和認識,與各位交流。
經歷2012年后三年的深度調整期之后,2015年~2019年中國釀酒產業發展取得了非同尋常的發展成就。也正因低谷期的經歷,行業由被動接受到心態放穩,由不適應到積極應對,由措不得力到思變創新的諸多轉變,為五年來中國酒業質的飛躍起到較強的推動作用。
2015~2019年中國酒業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指標
通過對比2015年~2019年酒類產業的各項經濟指標數據,這五年來,呈現出以下變化:
◆規模以上酒類企業數量逐年減少,相比五年前減少了437家,體現出酒業市場集中度逐年得到提升;
◆產銷量基本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相比五年前減少了1686.3萬kL,降幅為25.6%,體現了市場供需關系和消費需求的變化;
◆產品銷售收入減少184億元,降幅2.3%,在2017年觸底回升,出現V字反轉。但是,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卻基本顯示出逐年增長的現象(僅2016年出現下降),五年累計增幅31.3%,說明酒類產品的市場議價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利潤水平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累計增長679.5億元,增幅達72.6%,單位產品利潤增幅高達132.0%,表現出酒業由量變向質變的過程,間接體現出的是消費者“喝少一點兒,喝好一點兒”的消費訴求。
如果說2012年~2014年的深度調整主要是解決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那么2015年~2019年便是產業主動適應新常態,提質增效,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大繁榮大發展的五年。
更加可喜的是,經過努力探索,一個符合中國釀酒產業實際,以遵循政策法規為導為,以滿足美好生活釀好美酒為使命,以守正、傳承、創新為根基,以誠實、誠信、誠心構建服務體系為核心,以培養人才隊伍專業技能為支撐,以踐行社會責任為擔當的產業發展體系已基本呈現。
對此,中國釀酒產業五年來質的飛躍主要體現在制造體系、管理體系、責任體系、標準體系四方面的新跨越。
一、制造體系更加精細
從制造體系方面講,中國釀酒已經從過去簡單生產方式全面轉向了技術創新拉動產業升級的一個新通道,生產制造體系產生本質變化,我們不斷拓展科技前沿,夯實釀造技藝科學理論基礎,大力推進創新和創造,推動調結構、增品種、提品質,以更好、更優、更健康的品質與風格贏得市場青睞。
產品結構從單純追求色、香、味的角度,徹底轉向以消費者為核心設計產品,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擁抱消費者,同時還轉向以風味和健康為導向進行美酒釀造,這是近年來在大量科學研究實踐基礎上得出的結論,多風味物質與產品風味個性的探索決定消費需求,科學探索健康飲酒行為決定了可持續發展。
同時,在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在技術裝備創新、質量安全保障方面大大提升了水平,以技術創新支撐裝備升級,加強科技研發,改善制造工藝,推廣現代機械化釀造,提升整體生產水平,進一步加強了生產全程管控,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好酒之本一定是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科技創新始終是推動中國釀酒技術進步的強大動力,這也是一直以來協會的核心工作,我們高度重視產業技術創新工作,一方面各酒種均設置有技術委員會,堅持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推動產業進步,另一方面協會堅持開展科技獎評審工作,有效促進了我國釀酒產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成果產業化。我們也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共性問題,采取協會、院校與企業的更廣范圍合作研究模式,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開創了中國釀酒技術創新,技術進步,科研成果最繁榮的時代。
二、管理體系更加全面
五年來,產業經營管理也達到新的高度,管理理念已經從過往單一的生產管理模式轉向管理的全面提升,徹底終結了廠家生產什么酒、商家賣什么酒,消費者就得喝什么酒的時代,由賣方市場徹底轉向買方市場,企業經營高度重視研究市場,重視營銷,更加注重自身管理,以提升服務質量和多措并舉的管理體系推動著產業企業跨越式發展。
管理機制、組織體系上,產業通過內部變革,激發活力,優化管理,打造了高效的經營管理體系,確保工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提升了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注重打造企業文化體系,通過確立核心價值觀,打造從價值理念到行為層面的管理文化,使產業企業上下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落實到工作中,在工作上形成合力。
產業企業在抓業務、求效益、謀發展上,離不開管理機制的強力支撐,特別是黨建引領發揮著核心作用,近年來,協會著力把全國釀酒產業黨建交流做成常態化活動,倡導產業以黨建促發展,使企業充分體會到黨建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沒有好的管理機制,產業難以實現善治。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中國酒業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一直都是協會核心工作之一,為產業建立了結構合理、技能精湛的人才隊伍,通過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為個人帶來了榮譽感和成就感,為企業建立科學的薪酬層級結構提供了管理依據。
協會著手打造了國家職業鑒定與行業職業認證的雙線培養體系,一方面依照國家職業標準開展了品酒師、釀酒師等系列國家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為產業輸送了共計約2萬余名專業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在產業開展了以行業發展為導向的酒類營銷師、中國陳年白酒鑒定師、雞尾酒調酒師等新興職業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也已經為產業輸送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三、社會責任體系更加有力
五年來,產業效益規模蒸蒸日上,社會貢獻與日俱增,產生的社會存在價值產生較大變化,有著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協同發展效應。
釀酒產業已經從以往單純產銷鏈條發展為與社會進步、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緊密相連的產業,較好地滿足著人們品質、健康、綠色、安全的消費需求,且呈現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
為了引導產業前瞻性和系統化地履行社會責任,提高社會公信力,2015年成立了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工作委員會,聯合廣大酒類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并發起一年一度的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活動,樹立了正面的產業形象,為業界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向社會積極倡導適量飲酒、快樂生活消費理念,堅持不懈探索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把社會責任工作開展得更加深入人心,使理性飲酒蔚然成風,五年間共影響了3.3億人次,為產業樹立了良好社會形象,構建了與社會各界的和諧關系。
產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為社會貢獻價值,產業的上下游融合發展以及生態釀酒理念踐行上,基于和產區政府、產區龍頭企業共建培育的特色產區建設體系,倡導從生態資源、地域特色等多種角度,深入詮釋美酒與健康,主張融合多產業實現多重價值升華。當前,產業特色區域建設方興未艾,已發布了“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共建培育了14個美酒特色區域。
產區的集群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在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酒與自然生態的關系是和諧共生的關系,自然生態環境關乎著產品質量安全,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在釀酒微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上,產業認知高度協同,并有著積極的新探索。
四、標準體系更加完善
近年來,釀酒產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以標準引領企業品質升級。尤其在構建標準體系理念上有著很大的變化,標準修制訂已不完全局限于產品的生產上,而轉化為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標準體系的構建,用來指導產業生產,標準也從產業傳統技術領域,逐步向產區表達、社會責任、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等多領域拓展。
標準化工作管理機制更加完善,機構運轉更加有效,在立項審批、審定、制定周期、版權、發布、實施等方面不斷加強,特別是產業團體標準審查委員會的構建,協調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協同效應。發布的一系列團體標準,補充了產業標準化領域的空白,站在改革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不斷優化標準體系,促進著標準頂層設計更趨科學合理,同時,根據標準化發展的內在市場規律,認真分析產業的現狀和需求,使標準化工作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運行規律。
各位代表,回顧幾年來產業發展歷程,中國釀酒產業開拓進取、砥礪前行。第五屆理事會以來,協會共開展了630項工作(其中:計劃內478項,計劃外152項)。在產業引領、體系建設、創新發展、展會培育方面不斷開展行業工作的同時,自身建設也有了新提高。協會一直致力于專業化、職業化、制度化、年輕化產業協會的打造。通過加強黨的領導,提升黨建工作;組織專業化培訓,提升業務素質;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考核;構建協會文化體系建設,提升職業素養;引進人才,提升專業服務;建立服務清單,強化服務效果,不斷增強服務職能。
我們以完善服務體系和創新服務內容為工作主線,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健全服務機制,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不斷從傳統工業和產品協會向產業協會轉變。五年來,協會秘書處帶領各分支機構,積極完成國家發改委、衛健委、財政部、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環境部、人社部、稅總、海關總署的酒類法規相關項目研究、意見征詢、反映行業訴求等超過百次。在做好產業政策法規對接工作的同時,把工作重點和方向拓展到了市場端和消費端。成立了市場委員會和文化委員會、舉辦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春季和秋季)、建立首個酒類消費數據庫、組團出海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等等,積極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協會工作得到了相關部門和行業企業的廣泛認可和肯定,會員數量從第五屆理事會成立時的800家,到目前的1759個,增長了119.9%。被評為全國“5A”級社會團體、“愛心協會”,獲評“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等榮譽。
時光將成就留給了昨天,也將期望賦予了明天。放眼未來,我們重任在肩,消費者安心順心的選擇,是酒業逐浪前行的底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笑容,是酒業始終不懈的追求和永續前進的動力。“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產業振興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也只有大家凝心聚力、共同奮進,產業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
編輯:牟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