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以“百億國臺開新局 打造中國新名酒”為主題,國臺2022年全國經銷商代表大會在海南博鰲召開。
在這場規模和規格創下國臺新歷史的大會上,國臺官宣了三個重磅信息:
一是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國臺含稅銷售額實現百億,正式邁入“百億俱樂部”;
二是2022年不增量、不壓貨、不漲價、不招商,計劃目標含稅銷售額115億左右;
三是未來30年將實施“兩步走戰略”:先后用十年、二十年時間,分別把國臺酒打造成為中國新名酒、中國名酒。
上述三條信息,無論哪一條,都足以撐起一條熱搜。對于國臺剛剛取得的成績,以及近、遠期計劃和目標,行業與市場還能夠從中讀出哪些亮點與機會?
百億含金量有多高?
2021年對國臺來說可謂“豐收之年”:含稅銷售額過百億、品牌價值超千億、投產超萬噸、庫存老酒超5萬噸……實現了“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開門紅。
面對上述成績,國臺方面表示,應該歷史、客觀、辯證地看待。“作為酒行業的外來者和后來者,盡管國臺有了20多年的時間,但與中國名酒和行業榜樣相比,國臺資歷短、根底淺、底子薄。”
國臺表現出的居安思危和著眼長遠的格局,一如往常,為行業所熟悉。
但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國臺能夠實現百億——據了解還是提前一個月完成,值得令行業刮目相看。
要知道,白酒企業跨越百億并不容易。在中國名酒70年歷史中,邁進“百億俱樂部”的企業迄今為止共有12家,其中7家為上市企業: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貢酒、順鑫農業(牛欄山);非上市企業5家:劍南春、習酒、郎酒、勁牌、國臺。
進一步來看,國臺的百億成績,含金量十足。
第一,百億的實現,標志著國臺成為仁懷市第二家破百億的酒企、貴州省繼茅臺和習酒之后第三家破百億的白酒企業,同時也是貴州省第一家過百億的民營酒企。對仁懷、遵義乃至整個貴州省的經濟作用,意義重大。
第二,與動輒具有百年歷史的酒企相比,國臺實在年輕。從1999年天士力響應政策號召到茅臺鎮投資建廠至今,20多年來,盡管眾多資本曾涌入茅臺鎮并提出百億宏愿,卻唯有國臺實現了百億蝶變,成為業外資本布局酒業的成功典范。
第三,國臺“非名酒”的出身,讓百億更具看點。在目前的百億級酒企中,多數品牌均曾在歷史上獲評國家名酒,且較長時間位列“百億俱樂部”。如今,年輕的國臺又為百億陣營帶來了新的氣象。
第四,在國臺的百億成績中,以國臺國標酒為代表的中高端產品成為主力,其中僅國臺國標酒就貢獻了40億。這與百億習酒中的窖藏1988異曲同工,而有別于勁牌和牛欄山大眾酒產品居多的情況。以結構化超級單品,躋身百億級軍團,讓行業耳目一新。
總體來看,國臺成功實現百億,不僅應該得到行業的掌聲,更有值得行業研究的價值。
有人說,國臺是此輪醬酒熱潮中最大的受益者和贏家,但如果了解“前8年,專注釀酒、儲酒、不賣酒;行業深度調整期員工不裁、薪酬不降、投糧不減”的國臺定力,就會知道,國臺熱、“百千萬”的得來,不是什么歲月靜好下的偶然,而是一種堅持長期主義價值的必然。
115億,這個目標怎么樣?
實現百億之后的第一年,國臺酒業將制定什么樣的發展計劃,向來引人關注。
在此次大會上,國臺酒業進一步明確:2022、2023穩兩年、夯基礎。2022年把百億“重做一遍”,計劃目標含稅銷售額115億元左右。
這里需要注意一個詞:計劃。
換言之,含稅銷售額115億左右,這一目標是在國臺控制范圍內的。控制的目的,是要實現“更加穩健和健康的100億,夯實百億的系統支撐和持續發展能力,鍛造百億的內在品質和品牌風范,站穩百億腳跟,全面向高質量轉型。”
如果不計劃、不控制,國臺是否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標呢?
從業績增長速度來看,近幾年國臺實現了含稅銷售額從10多億到20個億,再到超40億,再到100億的爆發式、跨越式增長。即使在疫情沖擊酒業的背景下,國臺在近兩年也表現強勁。
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若開足馬力跑,其成績或將遠超115億。
更何況,經過二十年的持續積淀,國臺已具備全方位的底氣和實力:
國臺國標、國臺十五年、國臺龍酒、國臺醬酒等產品矩陣完備;
經銷商數量達到1500多家,行業知名大商、優商基本都牽手合作;
專賣店、旗艦店、大健康產品體驗館近千家,高端酒類連鎖、大型商超連鎖近萬家;
擁有18個重點市場、109個重點城市、1000家專賣店、1500家國臺廳、5000家核心分銷、8000家核心終端;
涌現出廣東、河南、山東等19個億級以上的省級市場;粵閩桂、豫魯、江浙滬、京津冀、貴川渝、陜甘等板塊逐步成形,協同作用越來越明顯;
智能釀造每年迭代升級,啟動智能環保,國家評委、省級評委涌現輩出,收購懷酒拉開兼并重組大幕;
品牌價值由上百億、幾百億到超千億……
然而,在跨過百億的關鍵階段,國臺非但沒有打算提速,反而在有些方面有意“減速”:不增量、不壓貨、不漲價、不招商……市場供應量不僅不增加,還要減少7%左右。
此時,“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仿佛成了新晉百億酒企國臺的真實寫照。
實際上,國臺選擇的“慢”,契合的是穩中求進、行穩致遠的發展主基調,這一基調貫穿國臺的過去和現在,以及將來。
正是有了這樣的戰略定力,國臺百億的實現,也就在理解之中。但如果對國臺的理解僅限于“做好當下”,或許仍不夠全面。
“兩步走戰略”
為何值得看好?
除了宣布去年的百億成績和今年的具體計劃,此次大會上,另一重磅信息則是關于國臺未來30年的戰略規劃。
天士力創始人、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終身榮譽主席、國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希軍在《建立國臺中國新名酒的內涵體系》演講中提出,國臺規劃了未來30年的“兩步走戰略”。
“從現在開始,用十年時間,建立中國新名酒的內涵體系,把國臺酒打造成為中國新名酒;再經過二十年的接續奮斗,到國臺五十年時,使國臺酒成為叫得響的中國名酒。”
▲閆希軍
何為“新名酒”?不言而喻,其提出是針對“老名酒”而言的。
眾所周知,我國白酒發展史上曾進行過數次的名酒評選。從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評出四大名酒開始,到1989年評出十七大名酒,先后共進行了5次大的評選。前后評選出的17種白酒,成為行業和消費者心中永遠的中國名酒,被消費者稱作“老名酒”。
從第一次全國評酒會到現在,70年光輝歲月,中國白酒的產量和品質有了很大提升。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介紹,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965家,完成釀酒總產量632萬千升,同比增長5.4%;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236億元,同比增長18.1%;實現利潤1443億元,同比增長28.7%。
可以說,當前的中國白酒產業,正處在歷史高位水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正是酒業奮進向前的關鍵時期。
新時代呼喚新名酒,新時代成就新名酒。國臺率先叫響“打造中國新名酒”,無疑具有前瞻性,也得到了來自行業的廣泛認同。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認為,國臺提出“打造中國新名酒”,對酒業供給側、需求側的改革和提升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是不斷擴大品類需求和創造行業價值的有益探索,將促進酒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構建與整合,并推動市場流通體系創新。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也評價,期待國臺打造“中國新名酒”的探索取得成功,希望能夠以國臺的實踐和示范,發揮更強大的帶動和促進作用,引領中國“新名酒”集群的誕生和發展,推動我國白酒工業進入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新發展階段。
“兩步走戰略”既已清晰,“新名酒”目標既已堅定,剩下的就是如何踐行的問題。
閆希軍給出的方案是,首先要清晰內涵,建立理念體系,并隨著未來的發展,逐步豐富完善。具體到國臺,要從產業生態、智能釀造、健康導向、酒文化、模式創新等方面全面總結、提升。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國臺的諸多實力,在實踐“兩步走戰略”中,國臺還具備更多的優勢。包括戰略合作商、合伙人平臺商、專賣店商三類九級市場網絡體系的搭建,國臺數智共享體驗平臺的復制推廣,以“通”為核心的特色文化體系的構建……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大會期間,國臺籌備半年之久的國臺研究院正式成立。這個囊括了當代名家、行業權威、產業技術專家、文化學者、品牌營銷專業人士等的研究型、咨詢型、服務型企業智庫,將開展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構建國臺酒業“最強大腦”。
首批聘任的44名專家,將為國臺“兩步走戰略”乃至更遠更高質量的發展群策群力。
云酒頭條曾撰文分析,不要只看到國臺百億的沖刺,更要看到二十年長跑(點擊鏈接閱讀原文)。可見每次出發前,國臺都是立足當下的同時放眼長遠,不但走出了自己的風格特色,還取得了令行業矚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