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酒,還是這里的最好喝!——13名院士在川展開對話 點亮中國白酒進階“科技樹”》
長江源頭的五糧液生態濕地。 (五糧液集團供圖)
“酒,還是這里的最好喝!”走過了501、523、513車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曲久輝對于這趟五糧液之行感慨頗深。
“‘海上人’有喝酒的傳統,這一次對五糧液的了解更加深入。”在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李家彪院士看來,“這次五糧液之行,打開了一扇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相融合的大門,現代科技在民生領域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近日,傳統發酵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論壇在宜賓舉行,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走進五糧液這家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企業,包括曲久輝、孫寶國、石碧、陳堅等在內的1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展開了一場中國酒業史上的高質量發展對話,也掀開了四川白酒行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序幕。
多領域合作 解碼“水土氣氣生”
“世界上好喝的液體有兩種——水和酒,水是生命的必需品,酒則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曲久輝院士表示,一直以來,傳統釀酒行業有“水土氣氣生”的說法,概括起來就是說——水源、土壤、氣候、微生物等,是釀造好酒所需要的外部環境因素。
“水為酒之血”“名酒產地,必有佳泉”,水是酒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源泉。宜賓產區獨特的地理環境、長江源頭優質的綠色生態,一直為當地釀酒提供著優質的水源。在李家彪看來,好水和好酒之間有著必然聯系,背后的科學解釋則是“微生物地理學”,生物與地理不可分家,在看不見的微觀領域有著很多待解的秘密。
作為中國白酒的領軍企業,五糧液一直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在傳統釀酒工藝中的應用,而這次院士論壇的成功舉辦,再一次確定了現代科技和傳統釀造行業可以進行多領域的合作——水質優化、微生物環境保護、智能化釀造……院士們的科研與演講為兩大方面的合作打開了一道新大門。
“論壇為院士團隊與五糧液之間的合作開了個好頭。”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徐進表示,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是為國計民生方面服務最多的學部,而傳統食品發酵產業領域的研究一直在學部內占有重要地位。
五糧液在上一次的“技術爆發”中誕生了華羅庚優選法釀造低度酒、計算機與人工協作誕生“勾兌雙絕”、開發利用釀酒丟糟無害化處理,并新研發了一系列循環經濟技術等眾多優秀成果,多年來一直是白酒行業科技創新應用的標桿企業。
高起點支撐“黑科技”催生新應用
白酒是一個和個人體驗息息相關的產品,飲酒文化在每個時代也在發生改變。
“我們有一項技術,可以比較科學地測定每一個人的基礎酒量。”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的一席話,引發了現場巨大的討論。這一項關于白酒消費中的“黑科技”一旦真正落地,將對白酒消費和體驗產生巨大的改變,并且也將使科學飲酒、理性飲酒的倡議得到更為有利的科技支撐。
無論是環境領域的研究,還是微生物學科的探索,以及白酒與健康的深入研究,對于當今白酒產業都是強有力的支撐,而在這場高水準的院士論壇上,轉化最前沿的科技為傳統白酒產業點亮“科技樹”,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正呈現出一種無比接近的可能——
釀完酒后的酒糟在能源、原料、燃料三個方面擁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應用現有干燥技術可以使“丟糟”的含水量從58.4%下降到6.5%,為后續深度利用提供很好的條件。四川大學教授石碧公布了一項研究——進一步提升釀酒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可實現低耗高效。
在釀酒最關鍵的發酵微生物組群方面,目前的科技也已實現了跨越式的突破。據陳堅介紹,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已經能夠部分實現微生物的編輯,使用這個環節從原來的“改造”升級為“創造”。
智能釀造、裝備升級、用戶體驗、環保處理……白酒相關領域,在這場院士智力分享會上,都呈現出跨越式升級的可能,碰撞出諸多精彩應用。“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傳統發酵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論壇在五糧液舉行,開啟了五糧液集團與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全面、長期、深入合作的大門。”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這一次獲得高起點支撐的五糧液將打開新時代技術創新的又一扇大門。
全方位促進 推動頂級技術中心建設
“讓釀酒微生物更智慧,設備更智能,產品品質更舒適。”在陳堅看來,這是產業升級的終極目標,現代科技要為傳統釀酒行業帶來全方位的促進。
“目前學界已經有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采用固態發酵工藝的高質量白酒,對于人類健康是最友好的。”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給出了一項明確的研究結論。
“白酒作為萬億級產業,應該建立國家級的產業研究中心,推動白酒產業從經驗主導走向科學推動。”多位院士表示出了類似的觀點。“四川是中國白酒產業的核心區域,五糧液是川酒龍頭和白酒行業的標桿企業,應該當仁不讓挑起大梁,扛起旗幟。”
數據顯示,近3年五糧液集團研發項目立項267項;國家、省、市、外部立項72項;獲得科技進步獎26項;累計擁有各類有效專利1685項。近年來,依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已建立國家白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酒業大數據中心、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國家級重大研究平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