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酒都宜賓 濃香天下——全國主流媒體走進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采風活動”首站走進中國白酒領軍企業五糧液。來自新華社、中新社、四川日報、財聯社、第一財經、華夏酒報、云酒頭條、微酒、糖酒快訊等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代表和酒行業媒體代表,從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匯合處出發,參觀了坐落于宜賓老城區的五糧液“長發升”“利川永”“張萬和”等釀酒古作坊,和綠色生態、規模宏大的五糧液江北釀酒基地,深刻感受了酒都宜賓的悠久釀酒歷史和五糧液大國濃香的獨特魅力。
媒體記者一行參觀五糧液鵬程廣場
三江匯流地 誕生神秘“五糧”配方
在長江“零公里”處的合江門地標廣場,全國主流媒體記者開始在宜賓白酒產區的采風。
對岸的白塔山,已靜靜守望金沙江、岷江、長江匯合東流500多年;一旁的冠英古街,古時候是宜賓達官貴人居住地,如今修復為開放式景區,每日游人如織,人們在這條古街巷里,感受長江首城宜賓的悠久歷史、馬幫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
宜賓古城,金沙江、岷江合圍,背靠郁郁蔥蔥的城市森林公園翠屏山,山環水繞,風景極好。宜賓提出打造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第一個“最優”,指的便是釀酒生態環境的最優。
名酒離不開名江大河,五糧液的故事就從三江匯流處開始。
自古以來,宜賓航運方便,物產豐富、商賈發達,不同文化碰撞交流,使得這座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孕育出了“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同時,這種精神使得宜賓釀酒人視野開闊,善于包容,喜歡嘗試,而采用多糧工藝釀酒恰是此精神最好的詮釋與注解。
起源于非洲的高粱、西亞的小麥,美洲的玉米,還有中國本土的水稻,沿著絲綢之路、跨過海洋,順著長江等河流進入宜賓,宜賓的釀酒人視若珍寶,一一拿來嘗試釀造美酒。
據歷史記載,從商周時期僰人釀制窨酒,到南北朝彝族人用小麥、青稞或大米等糧食釀制咂酒,宜賓酒開啟了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再到唐代用粟米、高粱等四種糧食釀制重碧酒,宋代姚氏酒坊用高粱、大米、糯米、蕎子、蜀黍五種糧食釀制姚子雪曲,明代陳氏秘方按照“蕎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兩成,川南紅粱湊足數”的比例,釀制出雜糧酒,五糧釀造的技藝,基本成型。
新中國成立后,因蕎子去殼不盡,易使酒產生苦澀味,五糧液進一步創新,采用小麥替換了它,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五糧配方(高粱 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
從三江匯流地,誕生神奇的“五糧”配方,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五糧液繼承和發揚千年釀藝,采用五種谷物融合釀酒,讓五味合而為一,最終釀出了“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五糧美酒,不斷征服消費者的味蕾,讓五糧美酒香飄世界,同時又讓其在舉杯暢飲時,淋漓盡致地詮釋開放、包容、和諧等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五糧液生態濕地一角
國寶窖池、頂級匠人“隱匿”宜賓古街巷
離合江門百余米,一條名為鼓樓街的巷子,遠遠地飄出濃濃酒香,采風團記者循著酒香走去,便到了五糧液“長發升”古酒坊。
宜賓提出打造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第二個“最優”,指的是白酒產業發展環境的最優。這其中,古窖池歷來被五糧液視為不可復制的核心優質資源。
“長發升”古酒坊,朱紅門面,明清建筑風格,曾是典型的“前店后坊”。在這里,記者看到了最古老的釀酒場所和傳承了數代人的傳統釀造技藝。
酒坊中的古窖,最古老的已有653年窖齡,且未曾間斷使用,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并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其窖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活文物”收藏。
這些始于明洪武年間(1368年)的明初古窖池,可別小瞧,它們可是五糧液引以為傲的“鎮廠之寶”。這里的五糧液釀酒工人,至少擁有30年以上的釀酒經驗,釀酒技藝精湛,可謂釀酒行業里的頂尖匠人,他們默默地守著數百年歷史的“國寶”窖池勞作,采用最地道的“純手工”傳統釀造工藝,日復一日,用飽含工匠精神的雙手和豐富的經驗,釀造出最醇香的五糧美酒。
五糧液“鐘三和”“張萬和”古酒坊,在宜賓老城區的中部,四周滿是居民樓。正如他們名字中所帶的“和”字一樣,兩個古酒坊已經和周圍的市民“和睦相處”數百年。酒坊外,市民們買菜、喝茶、接送孩子上學,生活井然有序;酒坊內,釀酒工人繁忙勞作,起糟、蒸餾、摘酒、攤晾……釀的酒順著窗戶、瓦縫飄散出來,讓街巷更有生活氣息了,似乎古戎州千百年來的生活都停留在這里。
岷江畔的長春街,是條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道,柴米油鹽醬醋茶,各種副食品和服務小店散布整條街上,這條巷子里可是藏著五糧液“利川永”“全恒昌”“天錫福”三個古酒坊。五糧液歷史上的傳奇人物鄧子均曾在“利川永”工作,他反復摸索,改良“陳氏秘方”釀出了雜糧酒,晚清舉人楊惠泉品美酒,更名為“五糧液”,開辟了一個白酒品牌的發展新紀元。
明初古酒坊、國寶窖池,并沒被“束之高閣”,當作遺跡來對待,而是保持生產,和城市融為一體;五糧液釀酒匠人,身懷絕技,卻并不覺得自己多了不起,一心想著的只是多釀些好酒,安安心心、滋滋潤潤地過日子,仿佛大隱隱于市的“高手”。
走過這些樸實無華的五糧液釀酒古作坊,讓人不僅感受到了五糧液悠久的釀酒歷史,還感受到一種深沉的力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宜賓人都會用心釀好酒,因為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經融入宜賓人的骨髓。
這也讓記者們看到,五糧液之所以成長為千億企業和令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是因為其根扎在宜賓4000多年的釀酒歷史里,扎在連續不間斷生產的明初古窖池,扎在近萬名樸實無華、一心釀好酒的釀酒匠人手里。這些深厚的“土壤”,讓五糧液根基扎實,能始終汲取養分,保持蓬勃向上的發展。
五糧液生態濕地一角
世界最大釀造車間 工匠精神讓人驚嘆
岷江北岸,是五糧液十里酒城。上世紀八十年代,趁著改革的東風,五糧液人,跨過岷江大橋,以艱苦創業的精神,數次擴建,修建了中國最大的生態釀酒基地。
在五糧液523釀酒車間,采風團記者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釀造車間,長達1.6公里,共有13000余口,上千名釀酒工人同時生產,場面極其震撼。
雖然規模宏大,但五糧液卻依然采用傳統工藝生產釀造白酒,除了行車往返運送酒糟外,拌料、上甑、摘酒、攤晾等關鍵釀酒環節,依然采用純手工操作。
“釀酒首先要保證品質,可以機械化的地方采用機械化,不能的地方就堅持人工操作。”523車間一位班組長告訴記者,釀酒看似體力活,實則是一門技術活。
比如看糟配料,看似重復地揮舞鏟子勞作,實則每一次操作都不一樣。不同窖池的糟不一樣,同一口窖池的上、中、下層糟不一樣,這一輪和下一輪不一樣;配料的季節不一樣,溫度、濕度就不一樣……因此,只有豐富的經驗,把糟、糧、糠、水、曲等影響釀酒的因素,都做到恰到好處的搭配,才能釀出好酒。
窖池里新出來的糟,首先要“望”,用眼看糟,看顏色是否正常,發酵是否徹底;“聞”,用鼻聞糟,聞香氣好不好;“問”,用嘴嘗糟,嘗酸味正不正常;“切”,用手抓糟,感受水分是否充足。只有準確識別了糟,才能精準配料。
量質摘酒,同樣很難,十分考驗技術能力。剛釀出來的原酒,需要靠釀酒師傅品嘗,判斷先流出來的是三級酒、二級酒,還是一級酒。摘一級酒,多摘一斤就能多創造近千元價值,判斷晚了,就流到二級酒里去了,造成優質原酒浪費;同樣,若是尾酒沒控制好,二級酒就會流進一級酒里,造成一級酒的作廢。
為了釀好酒,五糧液采取“傳幫帶”的師徒制,師傅手把手相傳,徒弟用心領悟,通過這樣的方式,師傅積累幾十年的釀好酒經驗才能傳給徒弟,同時,傳遞的還有精益求精的極致工匠精神。
從宜賓老城區的八大明初古酒坊到全國規模最大的生態釀酒基地,時代在變,企業規模在變,但五糧液人的初心、匠心和精神未曾改變。
這種讓人驚嘆的極致工匠精神的堅守,讓五糧液行穩致遠,成為中國白酒行業標桿企業;在五糧液的帶領下,宜賓白酒產區令人矚目,以不足全國同行業1/10的產量,支撐了全國近1/4的市場份額和近1/5的利潤總額;以不足四川省同行業1/5的產量,支撐了全省一半的市場份額和近3/5的利潤總額。(四川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