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發生了一件讓網友們瞠目結舌的事情,那就是一位河南白酒經銷商的倉庫被水災沖垮,倉庫里的酒被沖進河里,部分市民看到后紛紛前往打撈。萬般無奈之下,該經銷商只能跪求大家不要哄搶,拿一兩瓶回家喝就好了,這個場景讓人感到十分心酸。
在感到生活不易之余,出于平時的習慣,小白也了解了一下此次事件中的“主角”是哪款酒,結果發現這并不是產自河南當地的酒,而是來自黑龍江的北大倉酒。
“北國茅臺”
北大倉酒有著非常厚重的歷史底蘊,據傳該酒起源于1914年的聚源永燒鍋,這是當時東北地區釀酒最早,享有盛譽的八大酒坊之一。其釀制技藝雖然經過多年風雨,卻依然延續至今,并且在1958年時,結合茅臺酒的生產工藝,生產出價格最親民的東北醬香酒——北大倉酒。
北大倉酒以當地特產的優質“大蛇眼”紅高粱粉碎后作為原料,以麩曲為發酵劑,釀造方式保留了“四高一長”的特點,即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餾酒和長期貯存。這種釀制方式屬于碎沙工藝,和茅臺傳統的釀造工藝相比,會節約不少時間成本。
正因如此,北大倉酒酒質清亮透明、呈微黃色,醬香突出、幽香純正、入口醇正、柔和綿甜、余香不息,酒質并不次于玻汾,還有“北國茅臺”之稱。可惜這款酒主要是在東北當地比較火,走出東北后略顯“落魄”,放在貨架也無人識。
最親民醬香酒
以茅臺為例,一般醬香酒的生產周期都比較長。茅臺酒的釀制沿用的是“12987”工藝,在一年的生產周期內,需要歷經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以及七輪次取酒,才能釀造出真正的茅臺基酒。
而北大倉酒則是結合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實際環境,把實際的釀造過程改為“一次投糧、六輪發酵、六次蒸煮、六次取酒”。此外,取酒后的儲存方式也由至少五年的陶壇儲存,改成至少三年的自制木箱酒海內儲存,整體時間成本下降不少。因而它的定價僅在50上下,十分親民,這在醬香酒之中非常罕見。
和茅臺相比,北大倉酒的酒精度數較低、且釀造過程也沒有那么精細,酒質上肯定不能和茅臺相比,受眾自然沒有那么廣。但北大倉酒口感其實也還不錯,而且價格親民,所以很多入門醬酒的酒友也會選它進行嘗試。你喝過北大倉這款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