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年前,五糧液可是當之無愧的酒老大,這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
江湖上老大不好當,老二也不好當,尤其是當過老大的老二。2018年歲末,五糧液董事長李曙光這一只感嘆道出了五糧液發展路上的五味雜陳,現在談到誰是國酒的問題,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為貴州的茅臺,但在20年前,五糧液可是白酒界認為當之無愧的酒老大,其實,五糧液從一個地方小廠,崛起為了中國白酒大王,這都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王國春。
這事還得從1985年說起,當時王國春上任五糧液廠長之時,這家酒廠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那時候規模最大的是汾酒,價格最貴的是茅臺,1988年國家開放了名酒的價格管制,同時公款宴請中的名酒消費首次被限制,白酒市場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回過頭看那是危機,也是迄今為止白酒行業最大的一次風口,那時候瀘州老窖,汾酒,全興等一大批白酒企業紛紛降價換銷量以求自保,天生不愿意屈居于人后的王國春對趨勢的判斷非常敏感,他看到了被壓抑許久的市場經濟即將起飛,于是頂著壓力拒絕降價,甚至限量提價,你們自降身價大甩賣的時候,我想當市場的老大,我就扛起濃香白酒品牌價值這一桿大旗,換句話說,王國春就是要用價格做護城河,保住五糧液這個招牌,而歷史告訴我們,逆流而上是需要勇氣的,當然回報也是豐厚的。
就在1994年的時候,五糧液在新一輪提價后超越茅臺,正式成為白酒“一哥”,1999年的時候,國宴上招待來賓,觥籌交錯之間,都是五糧液,這個時候,五糧液不僅銷售價格高于茅臺,營收和利潤也都在茅臺的四倍以上,越是貴,就越多人追捧,五糧液很快供不應求,可以說是勾勾手指利潤就滾滾而來,這時候唯一的限制就是產能了,而王國春選擇了一個看似兩全其美的法子,實際上卻是在消耗五糧液的品牌價值。
五糧液的輝煌,反而讓王國春有更大的野心,他覺得,如果一味保價格,就會不斷錯失下沉市場,于是五糧液掌門人”王國春“想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代工!簡單來說就是五糧液負責生產和品牌輸出,合作方負責包裝和推廣,一時間諸如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神,金六福,瀏陽河,京酒等品牌借助五糧液的知名度開始宣傳,曾有媒體報道,在巔峰時期,五糧液的細分市場形成了千余個子孫品牌,多到連王國春本人都數不清楚,王國春想法還是很高明的,這么多品牌每一個都有與他相對應的一個經營主體,保證了經營主體對品牌的專注度,正是由于引進了社會因素來操作多品牌,五糧液迅速占領了市場,但凡事過猶不及,形形色色的子品牌,在消費者看來跟真假美猴王一樣,不知道這些酒之間有沒有區別,更別提形成穩定的口碑了,五糧液這邊忙著拔毫毛變猴子猴孫的時候,反觀茅臺酒一直專注建設自己的品牌價值,給消費者講故事,白瓶紅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時間來到了2012年,又是一個行業低谷時期,茅臺有了挺價的底氣,而五糧液的定價策略接二連三的出現失誤,先逆勢上調出廠價被市場打臉,在出廠價729元的情況下,一批價最低跌到了550元,第二年五糧液無奈下調出廠價,價格波動劇烈,使得品牌形象受損,終端價倒掛的問題雪上加霜,于是2013年和2014年五糧液營收和凈利潤連續下滑,將”酒王“的寶座拱手給了茅臺,目前五糧液仍舊走得很艱難,前有茅臺醬香酒發難,后有瀘州老窖窮追不舍。李曙光帶領下的五糧液一邊清理著各種亂七八糟的產品,一邊重新讓渠道順價,看似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心里卻是五味雜陳,五糧液的第二個戰略失誤就是,五糧液對汽車產業的蛋糕垂涎已久,其實早在2003年便公開表示,汽車產業是中國經濟的最后一塊大蛋糕,現在如果不進入,以后就很難進去了。在攜手新晨動力、觀致汽車先后失敗后,2018年五糧液終于成功牽手凱翼,斥資約25億元成為凱翼汽車最大股東。目前來看,凱翼汽車除了有低端價格優勢外,品牌、設計、研發、營銷等方面仍是原地打轉,其車標還被網友吐槽毫無記憶點,更像是“五糧液喝多了的醉酒之作”,最后也不得了之。
一直到2022年2月18日,引領五糧液走過“二次創業”階段的李曙光宣布正式去職,集團董事長職務由曾從欽接任。意味著傳聞已久的五糧液換帥消息終于塵埃落定, 回望五糧液一波三折的歷史,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重回“大哥”地位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前提是五糧液多釀酒,少瞎搞,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