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科教報國,他一生中三次“白手起家”:第一次響應國家號召赴西部“拓荒”,投身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學科建設;60歲時二次創業,前往成都科技大學任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從零開始進行學科建設;80歲時第三次創業,受聘為重慶文理學院教授,并再次實現了該校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他就是被稱為“材料院士”的涂銘旌。
出生于1928年的涂銘旌,中學時代曾親歷“重慶大轟炸”,目睹了進步教師們“抗日救亡、科技救國”的行動,立下了求學保國的誓言。在同濟大學讀書期間,他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長達10萬字的論文《鋼的熱處理》,成為全國第一本有關鋼鐵熱處理研究的中文專著,初出茅廬的涂銘旌在學界嶄露頭角。
1958年,而立之年的涂銘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奔赴西安“拓荒”,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西行創業”。在西安交通大學的30余年,涂銘旌參與建設的金屬材料強度國家實驗室,是我國最重要的科研機構之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花甲之年的涂銘旌時刻不忘科研報國,從西安交大退休后,他再次“西行”,來到成都科技大學任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用了4年的時間,他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研究的兩項項目,獲得兩項發明專利。其研究成果成功地在成都銀河復合材料廠實現了產業化,2002年產值超過3億元。
從教研學60年來,涂銘旌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項,省、部級成果獎十余項。光環無數的他,卻他從未停止科研的腳步,即使65歲罹患“直腸癌”,他還是在大病初愈之際再次回到工作崗位。在四川大學,他培養了近五十名博士及九名博士后,踐行“科教報國”的終生追求。
66歲時,涂銘旌曾經給自己寫過兩句話,“老馬已覺黃昏至,不待揚鞭自奮蹄”。人的一生,很難有第二個60年,涂銘旌卻用60年的時間奉獻給祖國急需發展建設的熱土,他兩次“西行”成就的傳奇,依舊在桃李天下中得到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