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中心的武漢到中國以外的至少56個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已導致超過8.5萬人感染,超過2900人死亡 。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疫情導致商業活動、旅行和學校教育無法進行,使得許許多多的制造型企業難以開工。當整個制造業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四川釀酒工業卻策駑礪鈍,陸續復工。
自2月進入中旬,以名酒企業和大型國企率先頂著防疫的壓力,啟動了現場復工。
2月10日,五糧液開始了“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2月11日,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主持召開復工復產再部署工作會。
同日,舍得酒業也開啟復工程序。
2月13日,郎酒開始復工。
2月17日,瀘州老窖全面復工復產。
2月18日,川酒集團啟動復工點火儀式。
……
隨后,雖然疫情警報尚未完全解除,但成都、瀘州、宜賓、德陽等酒類產業集群區域的酒企,在當地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有序推動和組織下,紛紛復工。以瀘州為例,截至《華夏酒報》記者發稿時,瀘州瀘縣41家酒類規模以上企業38家復產,復產率高達93%。
川酒為萬億目標策駑礪鈍
在經過兩年連續的高增長之后,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引發的疫情襲來,“川酒振興計劃”順利執行的難度不小。
從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川酒振興計劃”,明確要高質量地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的目標開始,每一年的增長目標已經量化。
《華夏酒報》從政府相關公開信息中了解到,根據“川酒振興計劃”,力爭到2020年,確保四川全省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到10%,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到2022年,全省產業規模達到38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穩定在40%以上,利潤占全國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實現了食品飲料萬億目標。
據公開信息顯示,白酒產業是四川省著力構建的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之一。2019年,四川省白酒產量366.7萬千升,規模以上企業收入2650億元,分別增長3.6%和12.7%。
2018年,川酒實現產量358.3萬千升,同比增長14%,占全國總產量的41.13%;實現營業收入2372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34.9%;“六朵金花”實現營業收入近1285億元,占川酒整體營業收入的54%;實現利潤284億元,占川酒的83%。
為了確保目標的順利完成,在疫情警報尚未解除之時,從省到市再到各個酒類企業,紛紛行動了起來。
新政成掃清阻力的重要推手
2月28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線上的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場新聞發布會。
關于如何推動四川白酒產業復工進程和給四川白酒產業減負,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銀昌,首次對《關于進一步加快環評審批進度促進復工復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關于四川省將白酒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成都、德陽、瀘州、宜賓四市生態環境部門的過程對媒體作了詳細說明。
“現在,我們局部下放白酒審批權限,結合省市環評的審批力量支持產業發展,四個市的白酒類項目的環評不再扎堆到我們省廳來審批,讓企業和地方少跑路,可以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更好地支持和助力四川省白酒產業發展。”李銀昌對媒體指出。
雖然審批權限下放,但是環評標準和質量要求并沒有降低。下一步,四川將嚴把環評源頭預防關,嚴格事中、事后監管,確保守住底線,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擴能。
白酒產業是一個極度依賴環境及釀酒微生物的高耗糧行業,因此一直是輕工業中的限制性產業,在環評中也極為嚴苛。雖然行業鼎盛時酒廠數量超過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百萬人,但目前擁有生產許可證的酒企數量卻只有7300家,行業利潤也基本集中在以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為首的前4%的企業當中。
此次,四川省將白酒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4市,縮短了環評時間和流程,進一步釋放了川酒板塊建設行政審批的靈活性,體現了川酒在產業建設中的“川式加速度”,川酒優勢將再度放大。
從2月24日下午開始,《通知》發布,被朋友圈和各大主流媒體刷屏。原因是為兼顧疫情防控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通知》對國省重點項目環評試行“預審制”,將白酒釀造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局部調整下放至成都、德陽、瀘州和宜賓四大優質白酒主產區的市級生態環境局,開通“綠色通道”受理即評估、評估與審查同步,進一步壓縮省級審批時間。
根據郎酒的實踐,該制度的出臺,節省了法定時間的三分之二。一時間,在整個以酒業為代表的全國制造業引發熱議。從目前四川全省酒類制造業的復工進度來看,《通知》成其掃平阻力的重要推手。
產區為推動復工不遺余力
開窖、起窖、拌料、上甑、蒸餾……在瀘州國賓泉老窖酒廠,工人們開足馬力忙生產。“我們一方面嚴格防疫措施,另一方面狠抓生產,現在每天基本上恢復到年前的產量,每天達到4噸,完成全年預定目標銷售4000余噸應該沒有問題。”瀘州國賓泉老窖酒廠總經理羅永強說。
瀘州產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位于瀘州沿沱江基酒產業帶的瀘縣41家規模以上酒類企業復產38家,復產率達到93%。
數據背后,往往是來自各個層面不遺余力努力的結果。
從接到上級部門復工的文件開始,瀘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酒類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王飛和他所在區域的其他領導和同事,已經連續兩周沒有休息了。因為針對酒類企業的行業特殊性,瀘縣的相關領導經過研究討論,制訂了《2020年瀘縣酒類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南》。在執行層面,王飛和他的同事們在前期組織企業開展復工復產自查工作,主動為企業解決口罩等防疫物資,增強企業自身防疫工作管理能力,同時加強對企業復工復產的督導力度,對安全、環保工作不放松,在統一部署之下,瀘縣酒類企業的復工復產進展順利。
“我們針對酒類企業的行業特殊性精準施策,制訂了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南,在前期組織企業開展復工復產自查工作,組織企業參加防疫工作網絡培訓會,增強企業自身防疫工作管理能力。企業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在全力抓好生產的同時,嚴格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王飛說。
除了地方政府層面之外,當地酒協也積極發揮著作用。
瀘州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沈才洪
瀘州市酒類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家春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在復工之前,瀘州酒協參與瀘州市酒發局組織的企業調研,瀘州酒協會長沈才洪會長牽頭酒協對瀘州小巨人企業分批分組調研,細化到由一個人下沉一個企業指導、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并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直至復工復產。此外,酒協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對企業復工復產人員、防護物品及防護措施、企業運轉資金困難方面協調解決。
同時,沈才洪牽頭針對企業防護物品短缺情況為企業協調解決,目前已為企業解決口罩20萬個,體溫搶300支。
“疫情對企業經營肯定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針對企業在資金上的困難,我們協會對每一家企業的實際情況調研了解后,對接銀行和企業實行‘一對一’服務!”曹家春說。
與此同時,宜賓、成都、德陽等地的酒類生產企業也紛紛點火復工,整條酒類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企業也順勢而動,四川酒業在疫情警報尚未解除之時,成為了整個中國制造業復工的先鋒。
一位不愿具名的經銷商表示,他的店鋪位于成都,幾家門店到現在都沒有復工,“我們感覺壓力還是比較大,銷售處于停止狀態,門店沒開門租金也得交,沒復工,員工的績效和提成是沒有了,但基本工資得發!現在也在觀察疫情的發展,看一步走一步了!”他現在擔憂的是,即使3月復工了,如果疫情沒結束,商務消費和宴席沒有,銷售也動不起來。
此時,各個供貨廠家也都拿出了姿態,表示要與渠道商共渡難關。其中,五糧液制訂了具體舉措,表示對于三月配額,進行分類調節,對動銷有壓力的經銷商,調減配額,對有資金困難的經銷商,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瀘州老窖銷售公司則干脆取消了其國窖1573和特曲2月的配額,沒給經銷商任務壓力。
編輯: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