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中國酒業協會在上海公布“世界十大烈酒產區”評選結果,宿遷、亳州、遵義、宜賓、瀘州、呂梁等中國白酒六大著名產區與蘇格蘭、干邑、波多黎各、瓜達拉哈拉榜上同框。這是中國白酒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中國名優白酒產區從產值和消費量集體跨進世界名酒前列。然而在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伊始,這一成就是不可想象的。
產區的概念在中國的酒文化中由來已久,從北魏的《齊民要術》到南宋的《北山酒經》莫不如此。而在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更是有“滄酒之清,潯酒之冽,川酒之鮮”之論,“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之說,清晰描繪出各個產區酒的風味特征。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釀酒產業隨著中國經濟體量一起發生了“水大魚大”的變化,但變化中所發生的深度調整和優化升級則遠不止于此。僅以經歷變化最為深刻的白酒為例,四十年來行業前列的白酒企業猶如富豪榜一般沉浮變化、迭代出新,間或出現一些曇花一現的品牌,一方面,不管白酒企業產業地位如何刷新,白酒的總量卻在不斷擴大,市場影響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各大名優酒產區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形成,并隨著名優白酒企業的市場沉浮而發生變化。
該圖為四川社科院根據中國白酒金三角規劃于2012年繪制的中國名優白酒分布圖,這是中國名優白酒以產區為單元
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首次按香型分類進行評比,評選的結果恰好是一張中國名優白酒的區位分布圖:清香型白酒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長江上游地區的赤水河流域以大曲醬香型白酒為主,濃香型白酒則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則以米香型白酒為主。這就是中國白酒產區分布的大致情形。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代,白酒消費以清香型白酒為主,約占70%的市場份額,是業內稱之為“清香天下”的時代。彼時的清香白酒鼻祖汾酒是行業公認的“汾老大”,行業集體學習和追趕的標桿企業。當時的汾酒在產業中身居何等地位?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會長、原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王國春回憶說,1985年的時候汾酒的產量達到2萬噸,而四川的濃香型白酒加起來不足1萬噸。
白酒消費市場由“清”轉“濃”發生在1990年代,清香型白酒的市場占比從70%降至不足20%,而濃香型白酒的市場占比則迅速擴大至70%,甚至一度接近80%。
關于白酒市場由“清”轉“濃”的原因,有人認為主要是受經濟體制變化的影響,因為1980年代的白酒還沒有完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清香型白酒糧耗最少所以國家重點扶持,濃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因為糧耗大而限制發展。到了1989年以后,市場經濟開始主導消費市場,濃香型白酒的潛能開始釋放,全國濃香型白酒企業開始隨著市場的需求的增長遽然“水大魚大”,而清香型白酒的成長開始跟不上產業的加速度。
但筆者認為僅有經濟體制改革的因素是遠遠不夠的,核心因素應當是消費需求變化的作用使然,因為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消費者希望有更多的選擇,而國家名酒的歷屆評選結果中,濃香型白酒一直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席位,尤其在1989年的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17大名酒中濃香型酒占有9席。另一方面,濃香型白酒釀造技藝的普遍推廣和川酒大流通也都是重要原因。優質的濃香型白酒釀造需要老窖池,而新窖老熟的“人工老窖”培泥技術在此期間廣泛普及,濃香鼻祖瀘州老窖的釀造技藝在全國迅速開枝散葉。而川酒大流通業也為川黔之外部分濃香型白酒企業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原酒供應,但市場很快證明這一模式難以持久,而基本靠川酒企業提供原酒的白酒企業在市場上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名噪一時,但卻難以為繼。“秦池標王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即源于此。
濃香型白酒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大,使瀘州老窖迅速成為行業的新領袖。但很快,濃香型白酒內部開始出現的分化,高度競合的發展作用下,白酒產區的概念開始逐漸清晰。
首先是同為川酒的瀘州老窖和五糧液之間的地位轉換,以及川酒六朵金花中五家濃香型酒企的分化。瀘州老窖主要以單一高粱為主要釀酒原料,又稱“單糧酒”。五糧液以多糧為釀酒原料,又稱“多糧酒”或“雜糧酒”。單糧酒與多糧酒在風格上各有特長,但市場上多數濃香型酒為多糧型。從生產工藝上看,二者不存在優劣之分,但其地位的轉化主要受消費需求變化的影響。
其次是川黔名酒與蘇魯豫皖地區黃淮名酒之間的分化,而二者競爭的焦點則在“香”和“味”之間的競爭。洋河提出,其白酒風味與川酒有著本質的差異,體現為“甜、綿、軟、凈、香”的特點,其中“甜、綿、軟、凈”四個都是味覺,僅有最后一項“香”才是嗅覺,并抓住當時消費者需求的偏好從重到輕、從濃到淡趨勢變化的機遇,提出了“淡雅濃香型白酒”的品類創新主張。這一主張最初很難被市場所認可,但卻得到了蘇魯豫皖地區白酒企業的普遍呼應,經過持之以恒的合力作用,淡雅濃香成為一支新的流派,逐漸為消費者所喜愛。
為了明顯區分川黔名酒和蘇魯豫皖地區白酒的風味特點,“生態釀酒”開始作為基礎性的產區概念被廣泛宣傳。川黔地區的生態環境特點與蘇魯豫皖地區特征顯著,所以消費者非常容易接受。
近十年來,市場對優質醬香型白酒的偏好開始逐年上升,一方面是消費趨勢變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和茅臺集團長期堅持不遺余力的消費培育密不可分。醬香型白酒的崛起,直接對濃香型的高檔白酒產生沖擊。2017年底,中國酒業協會聯合五糧液、瀘州老窖等企業舉辦的濃香型白酒論壇上,濃香型酒骨干企業達成共識,要重塑濃香型白酒的產業價值、產區優勢,以及文化傳承等,重塑在高端白酒市場的地位。
掛一漏萬,筆者僅以濃香型白酒的產區形成為例,加以闡述,實際各大白酒香型分類及品類劃分,基本背后都蘊含有產區模式的影子,但與酒都模式又有所區分。如上所述,白酒產區概念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同時也揭示了一個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而開放才是提高競爭力的核心。
未來白酒以產區為單元發展的模式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市場消費逐漸向名優產區和名優品牌集中;其次,名優產區基本分不在經濟發展不夠充分和不夠均衡的中西部地區,其對地方經濟的驅動作用將更加明顯;再次,產區發展模式需要以生態化經營為基礎,生態與經濟和諧共生、協調發展會為產區模式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但產區模式也有其風險,因為集體品牌之下要求產區內部必須要建立一整套強有力的行業自律制度,防止個別品牌的不規范經營導致“一顆老鼠屎打壞一鍋湯”的事情出現。業內提出“中國白金金三角”設想的初始,是要打造中國白酒的“波爾多”,希望借助國際先進的產區管理經驗來創建中國式的產區模式。但筆者認為,核心是產區內的企業應當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守護集體品牌。
除了白酒之外,黃酒也在中國廣泛分布,除了浙江紹興之外,又有江蘇、上海、陜西、山東、福建、河南南陽等產區;國產葡萄酒近十年來也在努力豐富和完善產區體系,形成了東部環渤海的煙臺、青島、昌黎產區,河北的沙城產區、東北的通化產區,西北的新疆三大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甘肅河西走廊產區,川藏產區等等,各產區也在不斷鞏固和提升各自的產區優勢。
當然,產區模式的內涵需要不斷挖掘,不僅是要學習歐洲名酒產區的成功經驗,強調產區生態環境對產品風味的影響,而且要輔以地域文化的內涵,使飲酒成為新時代體驗文化自信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