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足奇
李尋老師是個神人,身兼教授、雜志社主編、地球排氣理論資深研究者與實踐者。去年讀到李尋老師的酒文,讀到《酒的中國地理——尋訪佳釀生成的時空奧秘》,深為敬服。李尋老師是個很嚴謹、很認真的大家,涉獵極廣,而且但凡涉獵之處,便直取其精華,深具學者、文人、名仕風范。通過網上交流、成都鮮窩聚會、西安《休閑讀品》雜志社回訪這么幾個回合的盤桓,已成知己。
李尋老師是西北人,對中國酒的理解與鑒別,十分精深且唯實;李尋論酒鑒酒,時時處處閃亮著淳樸的智慧,因此深受一批求真務實的酒友們擁躉。他本不怎么吃魚,與我因文相識,因魚相知,品酒嘗魚,雖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似乎越來越深,這是一段江湖佳話,李尋老師與我,是知己,也是“酒肉”朋友。
李尋老師手書
李尋的酒吧,在各種圈子里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品酒是李尋老師的業余愛好,但他把這愛好,揮斥成求真唯實的中國酒文化探秘之旅。典型的非主流:沒有酒企站臺,沒有金主爸爸掏錢,都是李尋老師帶著他的編輯與記者走遍中國,用田野考察的苦旅,用discovery的視覺,用他們獨特的視覺、味覺來品評每一種酒。土的洋的,大品牌小品牌,知名的不知名的;品味一方風土,鑒證美酒風韻。在中國,我也算見多識廣,營銷圈、酒圈、美食圈、水產圈,李尋老師和李尋的酒吧,以純粹的興趣這么玩,不僅是獨此一家,而且絲毫不用擔心有人跟風山寨。
李尋老師的主業,跟酒、跟魚沒有半毛線的關系,因此李尋的酒吧存在,其實就是一個奇葩。李尋老師愛酒,但不是酒鬼或酒徒。依我與李尋老師幾次喝酒觀察,酒是他精神放松、思維切換的載體。對于一個學者、大家而言,擁有一種愛好是比較奢侈的,酒恰恰能夠從精神與肉體上為思想者、思考者摁下暫停鍵,進入放松、休閑模式。李尋的酒吧依著李尋老師和他的一群文人的任性,做了幾款有品質、有溫度、有故事、值得品鑒與收藏的酒,如小廟先生的“時間的酒”,一款代表海洋文明的“好望角酒”,一款私藏級的“知己酒”,這幾款酒我都喝過,每一款都代表著一種品質認知,人文情懷。
李尋老師探訪過鮮窩壹號后,把鮮窩的魚、參鮑翅肚搬回西安,動員《休閑讀品》雜志社同事們迅速整出了一個只有一桌的小會所。自此,李尋的酒吧里,有了鮮窩的魚。海鱸魚、河鲀魚、河鲀水餃、高白鮭、鮮窩蝦仁、鮮窩八爪魚、鮮窩撈飯,海邊的新鮮輕盈,走進了厚重古樸的十三朝古都。李尋老師是個很精細的人,在西安李尋的酒吧,上菜、品酒的規矩都規定得十分嚴謹,充滿了儀式感。在這里品鮮,鑒酒,你就身處一個純粹的品味空間,鑒證空間,一個風物人文滿溢的思想空間。
李尋的酒吧西安會所
互聯網讓世界越來越小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大。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市場上的薅羊毛割韭菜,讓人們時時處處防范。世界倒是通透了,可人們都把自己裝進了套子。小時候,老家鄰里你送我還的禮節,學校家屬樓親如一家的場景,在鋼筋森林里再也不見,世界只剩下“人機一體”:每個人都是一臺孤獨的手機。每當鮮窩研發出新品,或者收到業界“進貢”的好海鮮、好產品,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送朋友,送用戶。李尋老師也是如此。從鮮窩采購回去的魚,裝滿了幾大冰柜,基本上都是送朋友了;他的“好望角酒”“知己酒”,估計也沒少送。哈哈,文人賣酒,科學家賣酒,越賣越沒有!送不是為了賣,也不是為了收到一聲“謝謝”。我想,李尋老師和我一樣,我們分享的是生活的感知共鳴,風土的情調風韻,友誼的質樸純臻。物質如此豐盈的時代,誰還差一瓶酒,一條魚?
李尋老師的朋友圈
李尋老師的朋友圈
快過年了,收到了李尋老師送的兩件酒。一件是茅臺鎮的輝煌歷程,一件是新北道干紅。輝煌歷程是茅臺鎮上最好的酒廠之一,占有六十年代的茅臺酒廠老車間;新北道干紅葡萄酒是李尋老師喝過的國內最好的葡萄酒。口福滿滿,酒蟲蕩漾,剛好今年是第一年在成都過年,這兩件酒就是春節的口糧酒了。
李尋老師送的輝煌歷程+新北道干紅
好酒配好魚
好酒配好魚
李尋酒吧的酒,鮮窩壹號的魚。一杯酒,一條魚,注定要被情感細細浸潤過才變得有滋味。在這個喧囂而冷漠的世界,對于美好的物,美好的人,美好的林林種種,在種種因和種種果里,錯過和失去其實并非是常態,即使她殘酷如此,也會有味覺記憶來舔舐和溫暖。
END
來源:李尋的酒吧 微信公眾號(ID:lixundejiuba)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 精彩推薦 ▼
李尋談酒:內蒙古烏海市才能買到的一款上品伏特加——貝盧伽(白鯨)
李尋談酒:那些關于酒的對聯,都在這里了
這波福利有點大。有緣喝大地老師的酒,放心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