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古作坊“利川永”
在宜賓市翠屏區老城區長春街,五糧液“利川永”釀酒老作坊的門聯上,寫著“名揚四海,香飄五洲”。
在一墻之隔的“全恒昌”老作坊,門聯上寫著“酒來沾唇心先醉,從此不再夢黃梁”。
這兩個老作坊,百余年前,五糧液傳承人鄧子均就曾在里面工作過;50年前,五糧液的勾調大師范玉平也曾在里面工作過。直到如今,一代代五糧液的釀酒師傅,在傳統的榫卯結構搭起來的廠房里,守著明朝留下來的古窖池,用千百年來留下的多糧濃香釀造技藝,釀就“大國濃香”五糧液。
五糧液古作坊“全恒昌”
聶恩梁,“利川永”釀酒作坊組長。1981年,年僅16歲的聶恩梁進入五糧液工作,35歲當上組長,如今已在釀酒組長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了20個年頭,即便放在“利川永”650多年的歷史長河里,也稱得上是資歷比較深的“掌門師傅”了。
“利川永”600多年前持續不間斷使用至今的數十口窖池,是五糧液明代古窖池群中的一部分,被聶恩梁視為心肝寶貝,它們見證了明朝的繁華,明末的動蕩,清初康熙的平定三藩;見證了護國討袁,軍閥割據和苦難的抗戰,也見證了新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
一代代釀酒師,用勤勞的雙手和工匠精神,養護著窖池,傳承創新發展著釀造技藝,通過釀出來的美酒,維持生計,一棒接一棒地延續著宜賓悠久的釀酒歷史。戰爭、饑荒,經濟的起起落落,從來沒有中斷過釀酒的傳承。
聶恩梁說,現在的利川永釀酒作坊的格局,和三十年前沒有變化,窖池位置、攤涼區域、蒸酒區域沒有變化,甚至可以說幾百年前就是這樣。變的是操作工具,以前,工人們需要到河里挑水來釀酒,現在不需要了;以前用煤炭釀酒,每天灰塵很大,現在改用天然氣了,清潔方便了許多;攤涼從扇子改為鼓風機,木頭推車改成不銹鋼推車,工具變得更實用輕便,制酒環境更好了,但整個釀造工藝和操作并沒有什么大變化。
吳曉波,一名有著30年工作經歷的財經作家,他去過很多企業,看到的企業幾乎都忙著換最好的設備,生產線更新換代。但在五糧液釀酒作坊,他卻看到,越是有年頭的窖池、設備、甚至是工人,五糧液越呵護。吳曉波覺得,商業領域,很多東西都可批量化,但企業家精神和文化基因不能。也正因為文化傳承的力量,他相信再過六百五十余年,五糧液的古作坊依然會存在。
全國勞模屈萬聰在釀酒
“五糧液的老作坊,就是活態工業遺產。”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副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建筑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走進五糧液的古窖池時驚嘆地說。作坊里,釀造工藝在代代延續,工人們每天都在生產勞作;窖池里,微生物仍在一代一代繁衍,跟現代工業遺產不一樣的是,五糧液的“活態”工業遺產是可一直持續下去的。
“全恒昌”釀酒老作坊組長屈萬聰說,1992年剛到五糧液的時候,作坊窗外還是一片瓦房,如今,作坊內還是28年前的格局和樣子,但窗外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瓦房變成了高樓,宜賓城擴大了數倍,南岸商貿發達,臨港現代化工廠林立,大學城拔地而起。
雖然窗外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變,五糧液也已成長為千億酒企,但這里依然保持著很多不變,保持著傳統的作風,延續著傳統的工藝,釀造著至臻美酒。
中國首屆釀酒大師、五糧液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友金說,釀酒的主角是微生物,目前,科學還未能完全弄清楚微生物釀造中國白酒的過程。但是,歷代宜賓釀酒師傅,通過千百年的無數次嘗試,總結出了一套釀好酒的工藝和方法,這些技藝和經驗,在釀酒實踐中,不斷傳承和發展,為微生物提供了非常合適的條件,釀出一瓶又一瓶五糧佳釀。
經典五糧液
時代在變,但五糧液古窖池群沒有變,工匠精神沒有變,在歷史中誕生,又在歷史中傳承和創新,成就了五糧液世界名酒的地位。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李明泉感嘆:“五糧液是能夠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還鮮活、真實、有滋有味,非常了不起。”(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