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是每一個中國人最自豪的時刻,72年前的中國人在經歷100年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歷程后正式建立新中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帝國主義架起一門大炮就能夠打開中國大門的歷史不復返,中華民族由此開始走向復興的偉大征程。在這個偉大的時候,誰能夠帶我們重溫那段歷史,品味那個偉大時刻的味道呢?酒是最好的媒介,也是最好的記錄者,它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的記憶。
66度的開國酒——老汾酒見證72年前波瀾壯闊的開國歷史時刻
72年前,一個愛好和平、勤勞善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以巨人的姿態站了起來。此后,驕傲、榮耀,日新月異的景象在這片土地上發生著。今天,我們舉國同慶,敬我們偉大的祖國,敬那些艱苦奮斗的革命先輩,敬未來的幸福生活。
關于72年前建國時喝的是什么酒,人們一直眾說紛紜,但是史料可以說明一切。走訪一些當時在場的目擊者,走訪對此有研究的專家學者,找到周恩來總理關于國宴用酒的批示,也找到了當時汾酒廠恢復生產負責人楊漢三的筆記。各種資料證明,當時國宴采用的白酒就是汾酒。
歷史學家紀連海曾表示,當時第一國宴用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為中國名酒;二足量供應;三能解決運輸問題。而當時以這3個條件來看,“只有汾酒具備”。據史料記載,當時茅臺和瀘州等大部分地區仍處未解放狀態,企業都沒恢復生產。國營山西杏花村汾酒廠在1948年6月就已正式成立恢復生產,可以滿足當時據傳的“第一國宴用酒用量”約500斤。而茅臺、瀘州等地區離京路途遙遠,不可能長途運輸。
65年的試點酒——原漿汾酒降度試點開啟白酒低度化歷史
隨著新中國建立后,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白酒作為最傳統的行業也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創新和改進,為了滿足人民對白酒消費需要,傳統的白酒開始從高度向低度發展。開啟低度酒發展的歷史,不得不從1965年的汾酒試點開始。
從1980年代開始,因為低度酒比高度酒節約糧食,國家開始號召釀造低度酒,低度酒便成為了一股風潮,在低度酒的發展歷程上有兩件事影響深遠,分別是1965年汾酒試點與1975年38度張弓酒的誕生。汾酒試點,它著手解決高度白酒降度變渾濁這一問題,張弓酒廠通過數百次試驗,運用提高基酒質量、加香泥板、回酒發酵、中高溫曲配合等措施,使得中國第一個突破40度以下的曲酒正式誕生。此后低度酒獲得蓬勃發展。
66度的頭鍋酒——原汁原味地帶您重溫72年前開國時刻的味道
中國白酒行業經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從高度開始降度試點的低度化發展,白酒產業實現了四十年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裂變,隨著市場日新月異,骨子里對于高度酒的回歸又開始深入人心。人們從追求喝多開始降度經歷了40年的發展,逐漸轉變成喝高度酒喝好酒少喝一點的轉變。
品質消費已成為了當前白酒行業發展的潮流,與品質有關的一切消費正在被消費者追捧。典型的有醬酒的主流化和老酒的潮流化,都是這一特征最好的表達。近日,中國酒業協會發布《中國老酒市場指數》,這也是酒類行業首次針對老酒市場發布的權威性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2021年老酒市場規模持續擴大。18—40歲消費老酒的中青年人群占整個老酒行業消費人群的67.61%,2021年,老酒的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
能夠帶您體驗這份國慶期間的獨特記憶,只有源自汾酒廠的66度頭鍋原漿汾酒,每年開秋后的頭鍋酒,延續了72年前為了建國準備用酒的傳統和技藝,把開秋后釀造的第一鍋稀有的原漿酒,作為獻給新中國的賀禮。這是66度頭鍋原漿汾酒能夠帶給每一個消費者最原汁原味的開國同款汾酒的味道。
為了延續66度汾酒的榮耀和味道,2015年以來汾酒集團正式推出其超高端超高度白酒——頭鍋原漿汾酒,為每一個中國人在國慶時刻,都能重溫建國時刻先輩波瀾壯闊的建國歷史。來自杏花村汾酒核心產區的頭鍋原漿汾酒,為每年度秋季新生產周期釀造蒸餾的第一鍋酒,其工藝特點為端午伏曲,夏末立醅,重陽蒸餾,因生產設備、場地皆為新周期首次使用,是微生物菌群孕育重生的最旺之時所得精華,每1000噸汾酒原漿只取數噸頭鍋原漿汾酒,稀缺性可見一斑。收藏后,其增值空間是可觀的。
在這江山如畫舉國同慶之際,讓我們為美好生活干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