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化是白酒國際化接軌的體現,也是白酒走出國門的機會。
文|云酒團隊
隨著經濟社會進步和白酒行業發展向前,白酒消費日漸呈現多元化趨勢。再加上健康理性的消費理念逐步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53、52等“經典度數”不再那么執著,對低度白酒的接受度和喜愛度越來越高。
然而,在很多人眼中,53度是醬香型白酒的天然標志,高度也是整個醬香品類的一大標簽。面對白酒低度化浪潮,醬酒如何拿到“入場券”?在低度白酒持續升溫的背景下,醬香型白酒又該如何接招?
“低度”打開無限可能
消費者對低度白酒的接受度或許比我們想象中要高。早在2016年,由研究機構發起的“全國百萬讀者酒類消費大數據調查”便顯示,接受調查的所有消費者中,有近4成選擇了40度以下的白酒。
需求端的變化傳遞到供給側,近年來,低度白酒開始持續升溫。
2017年7月末,中國酒業協會主持舉辦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表示,2000年至今,50度以下白酒已經占到總產量的90%,其中42度以下的白酒,接近了總產量的50%。
在宋書玉看來,消費者喜歡高度或低度,這種對風格的偏好無可厚非,但理性健康的飲酒方式必須倡導。高度白酒適合品鑒,小杯慢飲品味酒之神韻,低度則適合頻頻舉杯,飲之酣暢,只有這樣,才能迎來健康快樂飲酒新時代。
另有行業人士認為,讓年輕年費者接受白酒需要一個過程,而低度化不失為吸引他們入門的可行之策。有觀點稱,行銷全球的威士忌等烈酒,酒精度往往在40度上下,因此,低度化是白酒國際化接軌的體現,也是白酒走出國門的機會。
總之,整個白酒行業正對低度酒發展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部分白酒生產廠家也將低度推上前所未有的顯要位置。有關低度白酒的未來,似乎寫滿了無數可能性。
低度“寂寞”了醬酒?
說到低度白酒,濃香和清香似乎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上世紀80年代前后,魯酒的低度濃香就開始風靡全國,到90年代更是暢銷大江南北。江蘇方面,40.8度產品已廣為市場接受,即便是定位于超高端的名酒新品,也配置了40.8度款。川酒方面的低度化步子也越邁越大,一方面是集合各名酒企業合力,研究推廣低度白酒,一方面是低度濃香產品的比重被持續加大。
過去10年,清香白酒的低度化也收獲了越來越高的接受度。酒度43度、定位為新一代綿柔型二鍋頭的新品快速增長,贏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幾個傳統的清香型爆款大單品,都在逐漸向低度化轉型。
相比之下,在很多人印象中,醬香型白酒與53度之間劃上了天然的等號,甚至醬酒與高度之間有著天然的連結。或許也正是因為53度茅臺酒深入人心,在消費者心目中造成了對53度醬酒的深深情結。
在低度化潮流撲面而來的時候,醬香型白酒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和嘗試了。
醬酒未來,低度是重要選項?
從產品供應層面看,過去很多年,飛天茅臺家族中一直配有43度產品。同時,茅臺迎賓酒作為茅臺醬香酒家族的主力產品之一,也在“編制”上便配有43度產品。
不僅如此,2018年茅臺方面還推出了低度化新品。今年9月10日,專攻43度的喜宴茅臺正式亮相。
在喜宴茅臺上市發布會上,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表示,喜宴茅臺酒與53度貴州茅臺酒同出一脈,最大程度保留了酒體的醇厚感,也賦予了酒體柔和感。王莉將53度茅臺酒形容為陽剛之美,喜宴茅臺則是平和之美。
從市場接受度來看,在專業用戶活躍度很高的百度貼吧“醬香白酒吧”,便有一個帖子專門討論43度、53度兩種飛天茅臺酒的口感區別。吧友回復中,有人堅持認為53度口感明顯要好,但很多人認為,43度茅臺酒喝起來同樣舒適,在香氣、協調性方面表現優秀,特別是適應性很廣泛。
有業內人士認為,醬酒的低度化需要培育的過程。而在中國白酒發展歷程中,醬酒往往被視作消費者培育的高手。可以想象,在醬酒的未來版圖中,低度同樣有希望成為一個重要分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