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5年10月至2021年7月公布的關于啤酒的質量抽檢情況。結果顯示,各地監管部門抽檢共發現不合格啤酒37批次,不合格原因以酒精度偏低為主,其次為原麥汁濃度偏低,再為雙乙酰超標。
在此次的榜單中,不合格的啤酒生產企業共有25家,包括但不限于嶗雪、藍特、紫晶、來祥、藍色激情。而且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些企業中,分布在山東的接近一半。
當然了,這也不代表著山東啤酒不行,而是因為山東是啤酒釀造大省,不僅有青島啤酒等多個大廠,還有數不清的雜牌酒廠,基數一大,抽檢出來不合格的數量自然會更多。
什么樣的啤酒算是合格的啤酒?按照德國啤酒行業標準,用大麥芽、酵母、水和啤酒花這些材料,發酵一個月以上的啤酒才算是真正的啤酒。一般按照自然生產步驟釀造出來的啤酒,酒精度比較低,但隨著發酵工藝的改進,啤酒酒精度也上探到15%,口感也因品牌而異。
然而因為不少啤酒產商的“偷工減料”,現在國產啤酒正逐漸演變為“啤水”,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酒精度不夠。在前面提及的抽檢調查結果中,有20個批次的啤酒酒精度不合格,即這部分啤酒酒精度的實測值低于其包裝明示值或標準最低要求,這很明顯是偷工減料的結果。
另一個原因則是選擇了原材料的“平替”材料。前面的內容中有提到,啤酒的主要釀造原料是水、啤酒花、大麥芽和酵母。其中麥芽和啤酒花對啤酒最終的口感、香氣、泡沫質感等,有直接影響,而部分廠商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就用大米或者玉米替代部分麥芽,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啤酒口感變差。
還有另一種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借啤酒用糖漿提高發酵率。但是這樣一來,這類啤酒的兌水分量也會比普通啤酒更大、口感不純,其麥汁濃度和酒精度數都不會高。
但大家也別對國內生產的啤酒徹底失望,因為從知名品牌(比如雪花、青島啤酒、三得利、烏蘇啤酒、珠江啤酒等)的抽檢結果看,大品牌的質量還是很有保障的。
不過這也不由得讓人懷念起國內啤酒發展“百花齊放”的時期,趵突泉、克代爾、綠蘭莎、廣寒宮等啤酒品牌,雖然誕生于一些小酒廠,但是舍得從國外進口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從德國聘請專家,啤酒品質還是很有保障的。
只可惜在啤酒行業中大公司的兼并、收購下,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不知道你心目中最驚艷的啤酒是哪一款,現在在市面上是否還能找得著?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