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龐玉嬌 編 | 吳弩
9月19日,谷小酒公布信息:正式與宜賓江安政府簽約,在當地先期投資3億元建設規劃300畝、首期100畝的現代化釀造車間。
據谷小酒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包括原料管控、數字化生產,以及后續的數字化白酒運營。“廠區建設是當地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計劃產能5-10萬噸,由我們100%控股。”
從產品面世到自建現代化釀酒車間,問世僅18個月的谷小酒走過了一條很多酒企用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谷小酒創始人劉飛(左)和中共江安縣委書記李強(右)
谷小酒的發展,怎么如此之快?
對此,谷小酒創始人劉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你把商業看作武林,相對于傳統白酒的玩法,我們可以說是‘逆練武功’。從我們的線上銷售,到線下布局,再到自建酒廠,整個的商業邏輯是完全相反的。”
也就是說,谷小酒其實用的是“先做用戶,再做市場”的打法。而要更深入的理解這套打法,我們不妨從產品和邏輯這兩個層面來考察。
01
腿腳利索:數字化的極致產品主義
谷小酒在產品上秉持著一種實誠的態度,奉行極致的產品主義。
首先,谷小酒在酒質上對標價格更高的行業產品,用性價比說話,致力于讓消費者能花更少的錢,喝到更好的酒。“人家賣四、五百元的產品,我只賣一、兩百塊”劉飛曾如此說道,而這樣的價格優勢,正是谷小酒降維打擊的有力武器。
其次,谷小酒在產品的設計上殫思竭慮,將其上升到美學的范疇。例如獲德國IF設計大獎的谷小酒米粒瓶、在瓶形和圖案上融合宋徽宗《瑞鶴圖》與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萬里宋境——解決了以往酒瓶“商業氣息重、瓶身設計土”的問題,并由此擁有了升維打擊的能力。
一升一降之間,成就的是谷小酒強大的產品競爭力。
而這一次的投資建廠,谷小酒仍不改自己互聯網屬性的本色。據公司方面透露,宜賓投產的酒廠,將是一個全數字化的示范酒廠。
據微酒記者了解,該廠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實現數據化,如監控高粱生長周期及營養成分、比現有流水線至少提升20%產能效率的新型流水線等。而且,在全面數字化得加持下,谷小酒將進一步制定和精確相關標準,從而讓每一批次的酒在口感上更加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不僅僅是谷小酒維系產能及產品競爭力的手段,也是谷小酒探索、改造,乃至是顛覆白酒行業的路徑。
“我們最終要用數字化探索白酒行業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制造、營銷、用戶交互,抑或是渠道。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用數字化來重新定義一次白酒市場,讓消費者能夠用更合理的價格,喝到更加優質的酒。”劉飛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走得快還是慢,遠或是近,產品就是企業的“腿腳”。而谷小酒,練就的正是一雙“飛毛腿”。
△ 2019投資江安推介會暨合作項目協議簽署儀式現場
02
目光銳利:有別于傳統的用戶思維
如果說極致的產品是谷小酒利索的“腿腳”,那么用戶主義的思維和行事方式則讓谷小酒有了銳利的眼光。
史蒂夫·布蘭科在其代表著作《創業者手冊》中曾詳細介紹過客戶的開發方法,谷小酒將其應用到了數字化的白酒生產之中:每一次的產品設計,都先小范圍試驗,然后不停試錯,并最終通過眾籌的方式來預售。正因為此,谷小酒的每一款大面積投產,形成固定生產線的產品都為消費者所喜和買單。
這和傳統白酒采用產品開發法,按自己思路研發產品,再將其用渠道強行灌輸到市場,以鋪天蓋地的廣告去影響消費者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比。
“谷小酒的發展路徑,是從線上到線下。這與很多酒企先做線下再做線上的思路是不同的。線下需要渠道拉動,線上則完全依賴于用戶口碑。”有酒業專家向微酒記者提到。
為了達到最佳的用戶體驗,積累高黏度的粉絲,谷小酒對產品保持著隨時試錯,隨時修正的敏銳。
“消費者覺得不滿意的地方,我們都會及時做出改進處理”——這種快速反應的生產、調整節奏,一度讓谷小酒的供應鏈相關方怨氣滿滿,瀕臨崩潰,但也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以人為本的態度,讓谷小酒贏得了消費者的好感,占領了消費高地。
03
記者手記:把白酒重做一遍
前不久,備受消費行業關注的公眾號“雕爺”發布了一篇文章——《真別懷疑了,“新消費”滔天巨浪來啦!》。作為沉寂一年有余后的首篇推文,文中“每一種消費品,看來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觀點得到了很多酒業人士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谷小酒的極致產品主義與用戶思維,打破了白酒傳統的封閉環境,對其進行了重新的定義。
沒有營銷上的花架子,回歸白酒作為消費品的本質。當我們看清谷小酒發展的背后時,也就不必驚訝、質疑,或是糾結于其神奇的速度了。
特稿:
調查:
案例:
一線:
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