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酒禮,有一個很有趣的典故。
傳說鐘毓和鐘會(皆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太傅鐘繇之子)幼時,一次,他們都以為父親睡著了,遂邀約偷喝酒。其實父親并未熟睡,不過是想窺視他們兄弟二人偷喝酒時的情狀。父親發現,毓喝酒,“拜而后飲”,會則“飲而不拜”。于是各問其緣由。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而會則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可以看出古人飲酒時都講究一定的禮節。這種禮節,使飲酒成為一種莊重的活動、一種儀式;所以,飲酒不能失禮,酒與禮的密不可分。這也構成中國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如今宴會上的碰杯亦是一種酒禮。
那么在中國幾千年的酒史中,飲酒禮儀產生于何時?又有哪些形式呢?
壹、酒禮的起源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禮儀風尚就已緊密相連。反映在風俗民情、農事生產中的用酒活動非常廣泛。
酒作為一種食的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些禮節飲酒過量,不能自制,容易生亂,因而需要制定飲酒禮節。
產生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飲酒禮儀,具有很強的政治教化和道德規范目的,主要是維護宗法制度和倫理秩序的工具。尊卑長幼的倫常禮教制度,都貫徹在飲酒行為上,形成中國酒文化的明顯特征。
貳、酒禮的表現形式
①祭祀之禮。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成了古代中國的頭等大事,天地鬼神、日月山川、列祖列宗,都要享受祭祀。
酒作為美好的東西,是古代祭祀活動的主要祭品,作為向眾神表達虔誠心意的一種信物。
《周禮》中,就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五齊”、“三酒”共八種酒。
②宴飲之禮。是非常好用古人飲酒極為講究,就整個社會各階層、各民族而言,有以下通行的酒人禮數。
⑴ 主賓之跪拜飲。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
⑵ 晚輩之跪侍飲。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后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⑶ 飲酒禮儀四步之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穗;然后嘗嘗酒味,并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后仰杯而盡。
⑷ 敬酒之:避席、酬、酢、旅酬、行酒。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⑸ 酒令以助興:違令者、不能應令者,都要罰酒。
③婚慶之禮。古代統治者“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喝喜酒,酒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禮記·士昏禮義》記載了周代貴族士大夫階層舉行婚禮的六個程序,這六個程序叫“六禮”。
納采(納采是男方先派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女方同意后男方就派人以雁為賀禮,正式向女方求親,漢代以后納采要備酒)、問名(男方請媒人向女方主人請問女子之名,這時女方家置酒款待)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即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接進門后,要設酒宴一起吃,古代稱為“合巹”。后世改用杯盞,演變為“交杯酒”)。
而在今天,酒在婚禮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對新郎新娘喜結良緣的祝賀,有對長輩的尊敬和對來賓的歡迎,以及為婚禮增添歡樂的氣氛。
關于古時的女兒酒,最早記載為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數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紹興花雕酒)。至今亦存在。
無酒不成禮,事實上,酒禮是用來體現酒行為中的貴賤、尊卑、長幼乃至各種不同場合的禮儀規范的總和,是中國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后世影響也很大,隨著社會發展,一些陳舊禮儀被淘汰,也有一些禮節代代相傳。
在當代,古代的酒禮成為了一種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而隨著現代生活因素的改變,平等與民主的思想影響越來越深,中國酒桌上的禮儀也隨之改變,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現代酒禮文化。
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相較古代,我們的飲酒儀式感略有降低,但也有不少經過幾千年歲月沉淀的精華。所以,你知道有些從古時發展至今的飲酒禮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