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1935”位于西安市新城區太華南路251號,由原大華紡織廠改建而成,是西安目前唯一一個由民國工業遺產改建而成的創意園區。在這里可以看到很多保存完好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工業建筑。
大華紡織廠始建于1935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石家莊大興紡織廠部分遷到西安,稱為大興紡織廠第二廠,1936年更名為長安大華紡織廠。西安后來能成為全國重要的棉紡織工業基地,大華紡織廠有開創之功。
↑ 西安大華博物館
位于“大華·1935”園區東側的西安大華博物館全面地展現了大華紡織廠的發展歷史。博物館由原長安大華紗紡織廠老布場廠房改造而來,總建筑面積約4000㎡。展廳分三部分,分別講述大華紡織廠的“興建創業”“新生發展”與“嬗變涅槃”;通過多種形式,充分展現大華紡織廠這一西北近代紡織業先驅的歷史沿革、人文風貌等。
↑ 大華博物館內的石鳳翔像
博物館內陳列著大華紡織廠創建者石鳳翔的雕像,還原了石鳳翔在大華紡織廠辦公的場景,辦公桌椅等均為民國時期大華紡織廠使用過的原物。
石鳳翔是一位愛國企業家,也是紡織教育家、紡織技術專家。一生致力于發展、振興民族紡織工業。
↑ 大華博物館內展示的大華紡織廠早期的雁塔牌商標
抗戰期間,他用國貨對抗洋貨的傾銷,以實業支持抗戰,大華紡織廠生產的雁塔牌細布暢銷西北、西南地區。1941年,大華紡織廠遭日軍空襲,工廠職工死傷40余人,在此情況下,石鳳翔在四川廣元又創辦了廣元大華紗廠。
石鳳翔與蔣介石還是兒女親家,1943年,他女兒石靜宜嫁給蔣家二公子蔣緯國,此后,石家經常是達官貴人、社會名流滿座,大華紡織廠辦得好,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 大華博物館內所存1936年邵力子來大華紡織廠參觀的照片。邵力子時任陜西省政府主席。
“大華·1935”園區遵循“謹慎的加法、適當的減法”的改造原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上世紀30至90年代不同時期的建筑風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藝術設計,比如該廠上世紀30年代廠房的鋸齒形采光窗屋頂,就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 “大華·1935”園區內獨特的鋸齒形結構廠房屋頂
這種屋頂均設計為正北偏東12°,光從這個角度照下去會產生折射,避免了光線直射,不會引起廠房內的棉花著火。這種鋸齒形建筑風貌是1935年大華紗廠建立時,專門請德國和日本的設計師設計的,采用了當時歐洲流行的包豪斯建筑風格。目前,這種包豪斯式的建筑在歐洲都已不多見了,在西安這樣一個古老的城市里,能有這么一個保存完好的包豪斯建筑經典,很是珍貴。
在保留下來的工業遺跡中,最值得珍視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保留下來的一些老建筑,如老南門、老布場廠房,三個紗廠庫房、老生產車間。
↑ “大華·1935”內的原紡織廠老南門
老南門是大華紡織廠1935年最早的一批建筑之一,是以前大華紡織廠的正門,工人上下班從這里進出。門頭上的“長安大華紡織廠”為民國時“關中大家”寇遐于1936年9月題寫。
↑ “大華·1935”園區內的原紗廠老庫房
這三棟人字頂大跨度屋頂磚木結構建筑群分為東、中、西三庫,東庫建于1935年,中、西庫建于1936年,是當時大華紗廠的物料棧和紗布棧。這三棟庫房體現了當時大跨度人字梁磚木結構建筑的技術水平。
↑ “大華·1935”園區內的原紡織廠老生產車間
大華·1935以工業遺產為主題的藝術區,同時配套商業、文化形態的綜合性藝術街區,園區內有大華博物館、小劇場集群、文創區域、精品酒店、特色餐飲和購物街區等。
↑ “大華·1935”園區手繪墻
↑ “大華·1935”園區內充滿金屬及搖滾感的藝術展示品
↑ “大華·1935”小劇場入口處
↑ “大華·1935”園區內的咖啡館和特色餐廳
“大華·1935”的地理位置相當好,距西安火車站不遠,旁邊就是著名的唐大明宮遺址公園。古長安的宮殿遺址和現代西安的工業遺址同在一個地理坐標上,在此參觀、游玩,會讓人產生一種穿梭時空的恍惚感。
“大華·1935”的地理位置相當好,距西安火車站不遠,旁邊就是著名的唐大明宮遺址公園。古長安的宮殿遺址和現代西安的工業遺址同在一個地理坐標上,在此參觀、游玩,會讓人產生一種穿梭時空的恍惚感。
編輯:九章丨審核:子白
休閑讀品雜志社
(xiuxiandupinTX)
轉載請注明出處
推薦本刊微信群聊:李尋的酒吧,聊酒、聊旅行。
加群方式:添加本刊編輯微信shoucheng234,發送“加群”,第一時間邀請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