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有三寶,旋轉銅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三個寶貝搬不動,移不走,三嫂永遠是大學堂之寶,亦是香港大學之寶。”在有著百年歷史的亞洲知名學府香港大學,人才輩出,但唯一能夠被稱為“港大三寶”之一的人,卻是一位畢生只認識5個字的“三嫂”——袁蘇妹。2009年,在宿舍服務員崗位上任職接近半個世紀的三嫂,當選為香港大學名譽院士,成為一代又一代港大人心中的靈魂人物。
三嫂本名袁蘇妹,因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三而得名。她原籍在廣東東莞,為躲避戰亂來到香港。1957年,三嫂隨丈夫進入港大,從29歲到73歲,整整44年,從服務員做起,廚師助理、廚師、宿舍保潔員,最后成為大學堂宿舍的靈魂人物。她沒有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學生。
馬豆糕、馬拉糕、老火湯、炒河粉……三嫂的手藝總能給挑燈苦戰的學生帶來“驚喜”。為做好大西米紅豆沙,她需要在灶臺前站2個多小時;為讓馬豆糕有嚼勁,她用慢火煲1小時并且不停攪拌;害怕在圖書館學到凌晨的學生錯過晚飯,三嫂會一直等著給他們做宵夜。而在師生們心中,三嫂早已不僅僅是一位手藝嫻熟的老人。還是家庭顧問、學業及就業顧問,甚至是愛情顧問。
上世紀七十年代,三嫂因身體不適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無法繼續在廚房工作,轉做清潔工。那些日子,即便學生在食堂開派對狂歡到凌晨兩三點,三嫂仍會靜靜地等到結束,再獨自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漬。凌晨在飯堂里獨自忙碌的背影,總讓許多學生“不敢忘記”。甚至多年后,三嫂受邀參見舊生聚會時,也總能一下叫出許多人的名字。
一天,三嫂曾收到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寄給她的信,邀請其“接納香港大學之名譽大學院士銜”,當時她連院士是什么都不知道。頒獎典禮那天,三嫂穿著紫紅長衫,站在臺子上面對600多人,緊張地“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最后,她“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監的頒授,顫顫巍巍地接過證書。這是自1995年港大頒授名譽院士以來,首次將名譽院士頒給基層員工,也使得三嫂成為首位平民院士。
三嫂只是一個平凡人,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大家知道,平凡中的偉大有多不平凡。“敬業樂業、事事盡力、承擔責任、不計較個人得失”,她用自己持久的美德與樸素的愛心,讓自己的生命在工作崗位上綻放,寫就了一本無字之書,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