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阿保機(公元872—926年),漢名劉億,字阿保機,小字啜里只,出生于契丹迭剌部的顯貴——耶律氏之家,其曾祖、祖父、父親世襲遞任部落聯盟的夷離堇(軍事首領),掌握軍事大權。
阿保機壯健英武、武功高強,《遼史》言其“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開弓三百斤”。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雕像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公元872-926年),遼開國君主,勇善射騎,明達世務,并契丹余七部,制定法律,改革習俗,創造契丹文化。這座雕像座落于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遼上京博物館前,阿保機身穿鎧甲,騎跨戰馬,手持彎弓,威風凜凜,好似率領萬千鐵騎橫掃沙場。順著他手中箭弓所指的方向東南2公里左右,便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上京遺址。
公元901年,阿保機任迭剌部夷離堇,他率領契丹軍馬,連破室韋、烏古和奚等部。攻奚之前,阿保機給奚酋長寫信道:“你我言語相通,實一國也”;接著,又稱自己的先輩為漢人所殺,博取奚人同情;最后言:“我受命于天,撫下以德”,如果不服,將“兵連禍結”。一封信連哄帶嚇,等契丹大軍殺到,奚人已無心戀戰。阿保機用最小代價換來了勝利,聲望大振,被后世傳為“一封信能滅國”!
唐朝覆滅后,中原各軍閥割據中,以李克用建立的后唐和朱溫建立的后梁勢力為大。公元905年,李克用遣使向阿保機乞盟,后又提出借契丹兵馬以報劉仁恭木瓜澗戰役之仇。阿保機應之,與其交換戰馬和戰袍,并結拜兄弟。公元906年,朱溫也遣使至契丹獻上錦衣袍帶、珍寶珠玩,以圖得到契丹支持共攻取河東地區。阿保機左右逢源、待價而沽,多次與李克用“急難相救”后,又與其絕交,同朱溫部聯合攻取河東及幽燕地區,此后漸凌轢于中原諸割據政權之上,威震四方。
公元906年,阿保機登契丹部落可汗高位,欲變部落聯盟“三年一代”選汗制為皇帝世襲制,其本族兄弟強烈反對,由此發生“諸弟之亂”。兄弟叛亂共三次。一次叛亂后,阿保機僅帶領諸弟上山,殺牛宰羊,祭天地共同盟誓,在得諸弟誓天不再謀叛后,阿保機特赦他們死罪。二次叛亂,阿保機不急于正面進攻叛者,而立即集七部首領和大臣聚會選汗,選舉者均認為阿保機的確為稱職之人,同意其繼續任可汗之位,諸弟無口可籍。公元913年,諸弟三次武裝叛亂公開謀殺可汗、奪取皇位,阿保機怒而反擊,將叛軍各個擊破。他親率心腹精銳追至老哈河,息馬整頓,備平叛決戰。隨軍將領道:“此時應乘勝立即追擊叛軍。”阿保機曰:“人皆有念故鄉之情,其逃離逾遠,懷土之情愈切,軍心必然離散,那時擊之必勝。”不久,果然徹底平叛眾亂。
韓延徽,原定州節度使劉仁恭幕僚,受命出使契丹。談判進行中,劉仁恭又在邊界滋事。阿保機怒之,扣韓延徽。面對刀槍,韓延徽面不改色,慷慨陳詞,阿保機異其機敏,收于帳下。自此,韓延徽成阿保機左右手。韓延徽母病危,其私自連夜趕回幽州老家,部下來告韓延徽叛逃,阿保機曰:“韓延徽決不負我!”幾日后,韓延徽回阿保機帳下。此外,許多漢人文官相繼歸附,阿保機一律委以重任。
契丹八部中,另七部貴族仍存實力,阿保機以退為進,先僅在灤河漢城自建一城,因地之利大力發展,為其他七部提供鹽鐵,把住其經濟命脈,使他們漸失戒心。久后,阿保機向七部酋長發出邀請:“我處產鹽供各部取用,你們應來看看采制鹽的過程,犒謝下供鹽給你們的民眾。”眾首領不知是計,帶牛羊美酒來鹽池應約,酒酣之時,伏兵四起,將他們全部斬殺。諸部無首,原來享有的較大獨立權被取消,阿保機獨享最高權。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祭青牛白馬旗,告示先祖:大契丹國成立,建元神冊。阿保機登基稱“大圣大明天皇帝”,其妻述律平稱“應天大明地皇后”,立長子耶律倍為太子。
遼建國前后,中原戰亂,流民四散,阿保機“乘間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以唐州縣置城以居之”,并且,新置的州縣仍沿用原來的名字,目的是為安定漢民之心,讓他們在遼地安心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后來,阿保機還在上京建“漢城”,類似于現在美國的唐人街。
契丹與周邊北宋、高麗、女真等各政權民族交往甚密,通貢修好者比歲而至,來易于遼者不絕于途。阿保機曾兩次西征,征服分布在“草原絲綢之路”咽喉地帶的回鶻政權,致使中亞地區,當時無聞中國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國。
阿保機曾召集群臣會議,問道:“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與祀之,何先?”臣皆以佛對。阿保機道:“佛非中國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萬世所尊,宜先。”阿保機大悅,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此后,儒學漸成為遼居統治地位的指導思想。
契丹原無文字,刻木記事。阿保機命人于公元920年創制契丹大字,后又創制契丹小字。公元921年,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諸夷之法”。
公元926年,阿保機舉兵親征并消滅渤海國(位今朝鮮半島北部及現在中國東北地區東部),并將其地改名為東丹國,任耶律倍為國王。而在這一年7月,阿保機在回軍途中,得病死于扶余府(今吉林農安境內),終年55歲。后謚號升天皇帝,廟號遼太祖。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系我們
雜志社微信公眾平臺:xiuxiandupi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