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zèng)是中國古代用于蒸食的用具,底部有許多孔格利于透過蒸汽,置于鬲(lì)上蒸煮,有點像現代的蒸鍋。現代漢語中將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的炊具稱之為“甑”,如“飯甑”,即為蒸飯用的甑。
傳統醬香型白酒一般使用甑桶蒸煮原料,蒸餾出酒的器具也是用甑桶,可以認為它是一個特殊的填料塔。酒醅被上入甑中,既是物料又是填料塔,含有60%水分以及酒精和數量眾多的微量香味成分的固態發酵酒醅,通過人工裝甑逐漸形成甑內的填料層。
蒸汽由甑底部穿入,使甑內酒醅料溫度不斷升高,下層醅料的可揮發性組分濃度逐層不斷變小,上層醅料的可揮發組分濃度逐層變濃,使含于酒醅中的酒精及香味成分經過汽化、冷凝、汽化,經過冷凝系統凝結成酒達到多組分濃縮、提取之目的。少量難揮發組成分同時帶出蒸入酒中。入甑的每一箕酒醅既作為物料又可視為塔板,上甑效果就直接決定了蒸餾提取效率,因此上甑工序特別講究“見汽壓醅”,講究“輕、松、薄、勻、平、準”的操作技藝。